Internet的现状
Internet发展至今一直处于“无政府”状态,其实Internet原来是专门为教育科研服务的网络,但是近年来却开始向商业应用方面逐渐发展。
80年代末期,Internet进入了国内,1989年,中关村地区科研师范网NCFC开始建设,到1994年,建立了我国最高域名CN服务器,NCFC连入了Internet;同时,还建立了Mail服务器、News服务器、FTP服务器、WWW服务器、Gopher服务器等。
从90年代初开始,Internet进入了全盛的发展时期,发展最快的是欧美地区,其次是亚太地区,我国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Internet在中国的发展,大致可分为以下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1987-1994年)。这一阶段是电子邮件使用阶段,我国通过拨号与国外连通电子邮件,
实现了与欧洲及北美地区的E-mail通信功能。1990年我国开通CHINAPAC分组数据交换网,但这种低速率的网络,远远满足不了计算机通讯及数据交换的需求,故于1991年6
月中科院高能所决定租用国际卫星信道建立与美国SLAC国家实验室的64kbps专线。经十八个月后,于1993年3月2日正式开通了由北京高能所到美国斯坦福直线加速器中心的计算机通讯专线,运行DECnet协议与各地连通。不久高能所获得进口CISCO路由器权,转入运行TCP/IP协议联入Internet网。由此开始,我国Internet发展进入第二阶段。
第二阶段(1994-1995年)。这一阶段是教育科研网发展阶段。我国通过TCP/IP连接,实现了Internet的全部功能。到1995年初,高能所将卫星专线改用海底电缆,通过日本进入Internet。同时,由中科院(中关村地区)及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的校园网组成的NCFC
网 ( TheNational Computing and Networking Facility of China)以高速光缆和路由器实现主干网的连接,于1994年4月,正式开通了与国际Internet的64Kbps
专线连接,并设立了中国最高域名(CN)服务器。这时,我国才算是真正加入了国际Internet行列之中。
继此之后,我国又建成中国教育和科研网(CERNET-China
Education and Research Network),通过128Kbps专线实现了与美国相连,
北京化工大学也在前期开通了一条通过日本进入Internet的64K专线。
百所联网与百校联网形成我国学术界联网的高潮。到1995年5月,
邮电部开通了中国公用Internet网,即CHINANET,作为公共商用网向公众提供Internet服务。至此,中国Internet发展进入第三阶段,即商用阶段。
第三阶段(1995年--)。这一阶段是商业应用阶段。此时的中国已广泛融入了Internet大家族。自进入商业应用阶段以来,Internet这一新生事物以其强大的生命力与无可匹敌的优势如一股狂飕席卷中国大地。CHINANET在北京、上海设立了两个枢纽站点与Internet相联,并在全国范围建造CHINANET的骨干网。目前,CHINANET已在大部分重要城市开通业务,96年9月,电子部ChinaGBN开通。各地ISP亦如雨后春笋般地蓬勃兴起,据统计,到96年底,仅北京就有30多家ISP
开始或准备营业,如国联、飞梭、世纪互联、讯业、中网、实华开、东方网景等,它们的投资规模甚至超过了官方相应的机构。
就国内的发展状况来看,尽管Internet的普及只有三年多的历史,但是随着国内四大互联网络的相继建成和不断的扩展壮大,越来越多的企业、单位和个人已经意识到Internet在科技、传媒、商业等领域的巨大潜力,自1994年以来,我国与Internet连上后,发展速度惊人,特别是进入1996年,更是以势不可挡的劲头变化着,从单位到个人都在积极地申请联网,据估计全国有近20万用户联上了Internet,目前全国已有4
个骨干网在运行,即CERNet(中国教育与科研计算机互联网)、ChinaNet(中国公用计算机互联网)、CASNet(中国科学技术计算机互联网)、ChinaGBN(中国金桥计算机互联网),上网已经成为人们谈论的越来越多的一个话题。但令人遗憾的是网上的中文信息还不多,尤其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综合性WWW
还不多见,广大用户期待着能多看到我们自己的东西。
Internet进入中国,可划分为两个阶段,1993年以前局限在国内一些科研机构里,在小范围内提供电子邮件服务,1994年开始实现了
TCP/IP 的连接, 随着 WWW 的出现, 实现了Internet的全方位、多功能服务,截止96年底形成了四大互联网络统管,全国6条出口,总共上网机超过10000台,用户大致在8~10万人的局面。
前我国已有国际出口线路13条,由四大部委主管,即:中国科学院、国家教委、邮电部和电子部。与年初相比,速率和线路数量都有了较大的提高。我国信息化事业的归口管理是国务院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由其办公室及各省市、地区成立的信息港、信息办负责具体工作。即将成立的中国Internet协会将进一步推进我国Internet的发展。
我国广大用户使用Internet时,往往在震惊于其强大功能的同时,也深感我国在发展Internet事业中面临的诸多问题。目前,我国的单位用户通过电信提供的数据通信网与Internet连接,其速率大都在64Kbps。目前,速率达2Mbps的线路还很少且价格昂贵,
要以这种速率传输多媒体数据,其效果相当差。个人用户拨号上网的费用也不经济。解决内部条块造成的信息相互隔离与扩展带宽等问题成为关键。
到1996年12月底,我国国内Internet互联网络已基本互联成网,且其带宽亦有大幅度提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