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和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精神,根据苏州市、常熟市教育局整体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方案提出的有关的任务和要求,在广泛调查研究、听取意见的基础上,特制定常熟市小学新课程改革实施方案。
主要目标和任务
通过小学新课程实施,使我市小学确立现代课程意识,形成与新课程相适应的教学秩序和课程管理机制;锐意教研和科研,逐步探索构建符合课改理念和策略的课堂教学模式、课堂评价标准和教学质量评价标准,引领实验,促进学生主动、全面、个性化的发展;锤炼打造一支理解新课程、驾驭新课程的骨干教师队伍,推进名师工程。
主要内容和要求
一、认真学习理论,更新教育教学观念。
课改的核心环节是课程实施,课程实施的基本途径是教学,教学的优劣源于观念。各校、各教研组要始终以学习化组织自我定位,坚持学习教育教学理论不放松,要认真学习《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各科新课程标准和各科新教材,了解新课程改革背景、指导思想、改革的目标,熟悉《课程标准》的目标、内容和要求,领悟新教材的编写思路、结构、体系以及内容要求。特别要重视教学观念在以下五方面更新和突破,即变学科本位观为整合教学观;变师生授受关系为交往互动关系;变知识和技能的课程目标框架为“知识和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整合的目标框架;变课堂运行的封闭和预设为开放和生成;变被动、个体、接受的单一学习方式为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将新理念转化为课堂教学行为的过程中,演变为个体的个性化理念。
二、分类逐年过渡,稳步推行新课程方案。
全市小学一年级自2002年9月1日进入课改实验区实验,开始执行《江苏省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综合)》,使用相配套的课程标准教材,按各科新课程标准要求进行教学,至2007年9月,全市小学各年级全部进入实验。目前未进入实验的2~6五个年级,在执行教学部1992年颁发的《全日制中小学课程(教学)计划》的基础上,向课改实验方案靠拢、调整。3~6年级增设外语课程,每周3课时加15分钟外语学习、活动短课,保证每周4次外语学习和活动。3~6年级增设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每周2课时,按研究性学习、现代信息技术教育、社区实践和服务、劳动技术教育四大指定领域,以整合的方式进行教学和活动。3~6年级校安排课程只明确课时量,课时的使用由学校自主决策,为学校特色办学设置自主空间。并提倡各学科课程按新课程标准的理念进行教学。
三、锐意探究,以教研科研推进课堂教学改革。
1.认真研究实验教材,明确教材编写意图、教材体系、教学目标,把握重点、难点。用新《课程标准》的理念指导教学内容的整合、教学方法的选择、教学评价方式的优化。特别要加强“艺术”等综合性课程的研究,将音乐、美术知识技能的教学融合到审美素养和人文情怀的熏陶之中。结合新一届学科带头人展示,今年10~11月份本室将分别举行一年级各科课改探路展示活动,努力做到教法学法新颖,学科个性鲜明。
2.认真研究非课改实验年级修订教材,吃透教材向课程标准靠拢的修订意图,按新要求选用新教法、新学法,用出修订教材的效益来。各校要结合片教研活动、“一日活动”加强切磋研讨,努力回答一线教师急需解决的问题。
3.积极开展门类新颖的课程实施研究。综合实践活动是课程改革的新的生长点,校本课程是学校自主开发的、多样性的、可供学生选择的课程,两者均是富有价值的课程。要按其整体性、实践性、开放性、生成性、自主性的特点,尊重学生兴趣,吸引其参与;体现学校、社区特色,开掘课程资源;优选课题或问题,实践、探究、体验;多元化、过程性评价,展现课程价值。学校要努力适应新门类课程,明确办学理念,构筑相应的、自由开放的校组织结构,形成自觉自律的内容评价与改进机制,提供课程保障。我室将继续以综合实践活动实验学校为阵地,组织展示活动探路,编辑案例专辑辐射,并引领兴趣组活动、校特色活动走进校本课程,不断提高新门类课程的实验水平。
4.围绕课改,鼓励广大教师积极参与课题研究。我室会同教科室从九月份开始组织一批申报立项课题和招标课题,并从10月份开始对课题负责人进行培训,11月份组织“走进新课程”论坛,12月份收集教育教学论文,举办交流年会。
四、继续改革和探索教学评价体系。
1.课堂教学评价。在本市《课堂教学评价表》的基础上,修订补充符合新课程观和新教材观的要求和内容,不断丰富和完善课堂教学评价标准,导引课堂教学过程优化。
2.教学质量评价。改革考试评价内容和形式,努力形成发展性评价体系。坚持并完善对学生知识和技能的等级评价,增加技能操作评价含量;重视学习过程和情意态度的质性评价,试点“成长记录袋”评定,探索统整取代量化评定的评价方式。
3.教师教学工作的评价。谨慎有序地进行备课改革,鼓励“一案多改”、“教后反思”。强调教师对自己教学行为的分析与反思,建立以教师自评为主,校长、教师、学生、家长共同参与的不断提高教师的评价制度。
五、加强课程培训和指导,丰厚实验的支持系统。
1.加强教师全员培训。8月份,分学科组织学习《课程改革纲要》、《课程标准》和新教材,提出新教材单册实施建议,进行上岗培训。年末进行双册新教材培训。学期中途结合新教材实施进度,举行作课讲课为主的行动培训。
2.发挥实验学校作用。根据上级要求,确定实验小学、石梅小学、练塘小学、报慈小学、梅李小学、徐市小学、藕渠小学、何市小学等8所小学为课改实验学校,在构建新课程理念指导下的课堂教学模式、课堂教学评价标准和教学质量评价标准上,为全市提供可行经验和示范。
3.加强研究和指导。市教研室小学组全体参与,各学科成立学科课改中心研究组,由各学科骨干和实验学校骨干为成员,集中解决学科课改中的重点难点问题,不断发现和树立典型,总结和推广成功做法和经验,引领全市学科课改实验。并发现和打造课改骨干教师,提升档次,推进名师工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