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栏搜索 |
|
最新推荐 |
|
| |
|
| 2003年第八期 | 用“心”关爱后进生 |
| 来源:赵市小学 姚惠芳 发表时间:2004-02-25 录入:sxf 点击:657次 | 在本次学校组织的家访活动中,我们有重点地走访了崇高、孟家钰、赵天敏和李炜青四位学生家庭,这四位学生都是我们班的外地借读生。本次家访活动给我的第一个收获是,老师和家长的谈话交流是推心置腹的,既有家校双方的情况介绍,又有孩子存在问题的相互商讨,更有孩子身心健康发展的美好愿望,可以说家访效果是良好的,家校双方达成了共识,为了孩子身心的健康发展,家长真诚地表示今后将与班主任和任课老师齐心协力,支持和配合好学校工作。给我的第二个收获是,教师的工作和教育的效果得到了家长的肯定和信任,因为其中的三位学生家长平时都忙于做生意,很少过问孩子的学习,他们把希望寄托于老师,从谈话中他们都流露出对老师的感激之情。说实话,这四位学生刚来时的学习成绩很不理想,两位学生是双科不及格(其中一位学生的日常行为习惯也特别差),两位学生是单科不及格,而现在他们在各个方面都取得了显著的进步:两位学生语数成绩达到了优秀,一位学生保持良好,还有一位学生基本稳定及格。这其中确实倾注了老师的一腔热情和一片爱心,已经记不清有多少次的谈心教育和多少回的课余辅导,面对孩子们点点滴滴的进步,我都感到由衷的欣慰和高兴。
通过本次家访活动,我更多的还是对教师工作的感想和体会。儿童心理学、教育学证明,低年级学生具有明显的向师性和可塑性,学校教育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因此,我始终认为,教师的教育和影响是至关重要的,对后进生的转化,更需要老师用“心”去关爱,用“心”去善待。联系我的教育实践和体会,我就写了这篇家访随想。
后进生是班主任和任课老师关注的焦点,后进生几乎是班班皆有,因而转化后进生也就成为当今教育教学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从教多年,我深深地体会到,对于后进学生,如果我们当老师的,特别是班主任老师,学会用“心”去关爱,用“心”去善待,给他们以温暖,以信任,以理解,以宽容,因势利导,循循善诱,那么转化后进生或许也会受到可喜的效果。
爱心——是做好班主任工作的前提和基础。记得前苏联一位教育家曾说过:“教育的技巧全部奥妙就在于如何爱护儿童。”而近代教育家夏丐尊也曾说过:“教育之没有情感,没有爱,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不成其为池塘,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由此可见,教师要想赢得学生,就要经常深入到学生中去,去关心他们,去了解他们,用真诚和爱心去跟他们交朋友。因为学习不如别人,大部分后进生会有意无意地将自己孤立封闭起来,很少与老师和同学交流,常常被师爱和友爱所冷落,甚至被遗忘。在这种情况下,爱心是一种温暖,是一种抚慰,也是一种理解,班主任应率先对后进学生倾注自己的一片关爱,给予正确的指导和热情的帮助。同时,可通过各种有效途径,比如发挥班队小干部的作用,通过“结对子”、“交朋友”等形式,激发全班学生的爱心,从而营造一种团结友爱的学习氛围,让后进生亲身体验到,老师和同学都在真诚地关心他,帮助他,同时也期望他取得进步,取得成绩,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主动地参与学习等活动。
信心——是激发学生积极进取的催化剂。如果教师对后进生的进步充满信心,那么后进生也就对自己有了信心。大部分后进生虽然学习成绩不如别人,但自尊心特别强,他们一般都有较强的个性,也渴望别人的尊重和信任。作为任课教师,在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应该尊重学生的人格,不能用讽刺、挖苦来伤害他们的自尊心,也不能用挑剔、嘲笑去刺痛他们的进取心。对后进生更要坚持因材施教的教育教学原则,以鼓励表扬为主,比如课堂上老师把容易的问题留给后进生回答,当他们回答正确时,轻轻地点点头,微微地笑一笑,或者走到学生跟前摸一下他的头等等,这些小小的举动,对后进生而言,都是一种无言的鼓励,都可能使他们增强自信和勇气。当然,教师还可以用鼓励性的语言加以肯定和赞许,如“真没想到,你的回答这么精彩!”,“呀,今天你回答得真棒!”等等,也许这些简单的赞语都能在后进生的心中播下自尊和自信的种子,从而激发他们更积极地参与学习等活动,确信自己也会成为一个有用的人,一个受老师和同学喜欢的人。
耐心——是一个成功的班主任不可缺少的条件。我们都知道,班主任的职责就是要促进全班同学的全面发展,学生无论是知识的增长,智能的发展,还是思想的进步都是一个逐步积累、循序渐进的过程,都需要班主任老师做长期的、大量的、细致的工作。特别是在对后进生进行思想教育时,更要做到反复抓,抓反复,常抓不懈,并重视言传身教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同样,转化后进生的过程也是这样,进步是需要时间的,教师切不可急于求成,也许我们付出很多,收效却不明显,但后进生的每个细微的变化,都标志着进步的新起点。我常常对班上的学生这样说:“有进步就是好样的,哪怕是一点点的进步,老师都会为你感到高兴。”因此,班主任老师要留心观察每个学生的细微变化,要善于捕捉后进生的闪光点,因势利导,循循善诱,我们应该明白,没有一份耐心,没有一点韧性,是很难收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的。
教育实践证明,一个优秀的班主任,除了要有高尚的师德,渊博的学识,精湛的工作艺术,出色的工作能力外,更要具有一颗“心”—— 一颗集爱心、信心、耐心于一体的“心”,并且学会用“心”去关爱,用“心”去善待,那么我们应该坚信转化后进生也就指日可待。 | 【关闭】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