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科研 > 教育科研信息期刊
  本栏搜索

时  间: 
选  项: 
关键字:

  

  最新推荐

2004年第一期

先“吞噬”,再“反刍”——有感于苏教版国标本一年级下册中的成语教学


来源:赵市小学  常熟市赵市中心  发表时间:2004-03-02  录入:qhl  点击:221次
 

  大家都看见过或听说过牛儿吃草的情景:牛儿饿了的时候,便大口大口地把草料吞下肚去;等到卧倒休息的时候,它又把草料返回嘴里慢慢咀嚼,细细品味,然后再次咽下肚去。由教学“成语积累”而联想到“牛儿吃草”,我们不难发现:儿童学习成语的过程其实跟“牛儿吃草”的情形差不多,教学成语,一定要真正体现和落实成语教学“先吞噬,再反刍”的六字精神。
  成语是中华民族文化艺术的瑰宝,是汉语言的精华,也是我们小学生丰富而宝贵的词汇库。《语文课程标准》也十分重视学生语言的积累,在第一学段就明确要求:“积累自己喜欢的成语和格言警句。”苏教版国标本小学语文教材一年级下册在每个单元练习里均安排了“读读背背”这个板块,其中一部分就是“熟记成语”,旨在丰富学生的成语积累。成语又是学生必不可少的像“牛肉”一类的“高蛋白”,而低年级儿童的思维带有明显的具体性和形象性,所以让儿童理解成语的意思,不是要从概念上去解释这个成语的意思;也不是要给成语下一个定义,让儿童把定义背下来;而是要用相关的表象去说明和了解这个成语的意思。因此,我们以具体而形象的事物作为理解成语意思的中介纽带,在成语教学中大胆尝试,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一、凭借媒体渲染教学成语
  在低年级成语教学中,启发儿童回忆、观察相关的生活情景不失为一种行之有效的好办法。如“练习1”中的成语歌是“欢声雷动——欣喜若狂——载歌载舞——灯火辉煌”,这四个成语都是描写欢庆、热闹场面的。北京“申奥”成功那天夜里的欢庆场面,儿童大多仍记忆犹新。教学时,先让学生回忆:你还记得北京申奥成功的欢庆场面吗?简短的导语一下子打开了学生记忆的闸门,紧接着,播放有关北京申奥的录像片段,引导学生观察、体验,积极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活动,边看边提示: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你的心情怎样?然后指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感受,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理解成语的意思。看完录像,启发学生展开讨论:刚才你们看到了什么?还听到了什么?是呀,这些各种各样的响声混在一起,真像一阵又一阵的响雷从头上滚过,这就叫做“欢声雷动”;人们的心情怎样?你是从哪里体会出来的?人们聚在一起,欢呼着,跳跃着,笑得嘴巴合不拢,眼里流出泪,这就叫做“欣喜若狂”;为了庆祝申奥的成功,人们尽情地欢呼,挥动着彩旗,又是唱歌又是跳舞,这就叫做“载歌载舞”;这天夜晚,广场上所有的灯都亮着,照得和白天一样明亮,绚丽的烟花在空中不停地绽放,这就叫做“灯火辉煌”。这样,运用播放录像来辅助教学,引导学生观察、感受和表达,避免了枯燥抽象的讲解,让儿童在真实可感的情景中,在生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理解了成语的意思。
  二、结合亲身体验教学成语
  在低年级成语教学中,积极创设情境,把课堂搬出教室,搬进大自然,带领学生走进生活,让他们在广阔的天地中亲身体验,学习成语,把成语和成语所代表的事物或景象在儿童的头脑中挂起钩来,加深体悟,帮助学生理解成语的意思,是一种实践性很强的好办法。如“练习2”中的成语歌是:“春暖花开——春色满园——春光明媚——春意盎然”,这四个成语为我们描绘了美好的春光。教学时,教师选择了一个阳光明媚的日子,带着孩子们兴高采烈地来到美丽的公园,先让他们到处去看一看,摸一摸,闻一闻,听一听,想一想;然后指导学生分小组展开讨论:你看到了什么?你有什么感受?春天来了,大自然发生了哪些变化?等等,让儿童结合观察到的景物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把看到的、听到的、闻到的、想到的都说出来!并进行归纳小结:春天到了,天气渐渐变得暖和了,各种花儿都开放了,这就叫做“春暖花开”;公园里,柳树发芽了,小草变绿了,五颜六色的花儿香气扑鼻,彩蝶上下飞舞,蜜蜂忙着采蜜,到处都能看到春天美丽的景色,这就叫做“春色满园”;春天阳光灿烂,景色迷人,这就叫做“春光明媚”;春天来了,大自然到处都充满了春天的气息,显出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这就叫做“春意盎然”。这样,积极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入情入境进行亲身体验,一边观察,一边讲解,孩子们在领略春天的无限美景中,既产生情感的共鸣,受到美的熏陶,又加深了对所学成语的理解和感悟。
  三、借助具体故事教学成语
  动人的故事,美丽的传说等都是儿童所喜闻乐见的。如“练习3”中的成语歌是:“精卫填海——愚公移山——百折不回——勇往直前”,这四个成语语意连贯,一气呵成,表达了一个中心:激励人们不为任何艰难险阻所吓倒,在困难面前要敢于斗争,敢于胜利,只要坚持不懈,顽强不息,就一定能取得成功。教学时,先出示四个成语,鼓励学生练读:这些成语你会读吗?你是怎么读的?再引导学生观察图画:你能看懂图上画了什么意思?在学生大致了解图意的基础上,借助图画,给学生讲《精卫填海》和《愚公移山》的传说故事,并展开讨论:精卫填海容易吗?愚公移山容易吗?听了故事,你明白了什么道理?等等;然后归纳小结:“精卫填海”、“愚公移山”很不容易,可他们坚持不懈,顽强地和困难作斗争,终于取得了胜利;“百折不回”就是说受到无数次挫折都不屈服、不动摇;“勇往直前”就是说勇敢地一直向前进。最后,指导学生反复诵读,一定要把成语歌当作一首四言小诗来读,要一边读一边在头脑中“过电影”,并把那种不怕困难、勇往直前的精神和意思读出来,读出自己的感情和韵味来,真正做到在读中感悟,在读中体会,在读中加深理解。这样,学生通过具体而感人的故事展开联想,在头脑中再现故事情景,并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对成语歌的意思弄明白了,那么对四个成语的意思也就自然而然地理解了。
  四、联系相关课文教学成语
  在本册教材的单元练习中,我们还能发现:为了给儿童学习成语提供方便,有些单元练习中的成语歌与该单元的有关课文有一定的内在联系。如“练习7”中的成语歌是:“人无远虑——必有近忧——有备无患——防患未然”,这首成语歌的意思都和人的远见和预谋有关,并给人们以启示:一个人如果没有长远的打算,就会有即将到来的忧愁,而事先有了准备就可以避免灾难。教学时,先引导学生从看图入手,弄清每幅图的意思:夏天那么热,蚂蚁为什么就开始搬粮食呢?天气那么好,老爷爷为什么要修房子呢?再联系学过的《蚂蚁和蝈蝈》这篇课文,启发学生回忆课文内容:夏天蝈蝈在干什么,蚂蚁又在干什么?冬天到了,蝈蝈为什么又冷又饿,而蚂蚁却能安然过冬呢?然后归纳小结:“人无远虑”、“必有近忧”通常是连起来用的,是说一个人如果没有长远的打算,就会有即将到来的忧愁。《蚂蚁和蝈蝈》中的蝈蝈就是这个样子的,夏天蝈蝈有的乘凉,有的唱歌,有的睡觉,自由自在,根本不去想冬天到了怎么办,结果到了冬天,它们又冷又饿,再也神气不起来了,这就叫做“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而蚂蚁恰恰相反,夏天它们顶着烈日,忙着储备过冬的粮食,到了冬天,由于事先作好了准备,它们就不会挨饿受冻了,这就叫做“有备无患”、“防患未然”。同样,晴天,老爷爷忙着修房子也是这个道理,老爷爷趁天气好把房子修好了,到下雨的时候房子就不会漏雨了。最后指导学生反复诵读,加深感悟:一个人如果没有长远的打算,就会有即将到来的忧愁,事先有了准备就可以避免灾害,这四个成语就是说的这个意思。这样,借助图画,联系学过的相关课文,在熟悉和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学生也就不知不觉地理解了成语的意思。
  实践证明,儿童学习成语歌,对成语的理解不可能一步到位。教低年级儿童学习成语,我们不必在理解成语的含义上花费太多的时间,更不要死记硬背成语的解释,只要让学生大体了解成语的意思就行了;关键是要多花时间指导学生诵读熟记,真正体现和落实成语教学“先吞噬,再反刍”的六字精神,让学生在读中加深感悟,通过熟记丰富学生的词汇,我们相信,不久的将来,他们一定能把学习和积累的成语内化为自己的语言。

关闭


Copyright ©2003—2004赵小在线  All Rights Reserved
江苏省常熟市赵市中心小学版权所有  制作维护:杨震
电话联系:0512-52381149

E-mail[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