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科研 > 教育科研信息期刊
  本栏搜索

时  间: 
选  项: 
关键字:

  

  最新推荐

2003年第五期

联系生活实际培养解决问题能力


来源:教育期刊    发表时间:2004-02-04  录入:admin  点击:1355次
 

  《数学课程标准》要求:"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这里揭示了一条重要规律,学习数学不是靠机械重复的练习,不是靠记忆解题思路,而是靠自主探索、合作探究、靠对数学的理解与分析。如何提高小学生的探索、理解能力呢?让数学贴近学生生活实际,或是从生活中提炼出数学问题,这样才可能让学生体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从数学角度提出问题、理解问题、解决问题。下面结合新课标的推行,谈谈数学教学如何联系生活,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注重生活如识与数学问题之间的相互转化
  1、首先是数学问题向生活问题的转化。为了让学生在数学活动中提高理解能力,增强数学的应用意识,必须让数学问题向生活贴近。所以我们必须根据教科书上的题目,创设贴近学生生活的情境,缩短抽象的数学题与现实生活的距离,让学生感到数学并不枯燥、神秘,数学就是在生活中发生发现、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如教学"小数加减法"时,可以让学生结合实际,说说一个文具盒多少钱,一支圆珠笔多少钱,一块橡皮多少钱……然后自己提数学问题。这样有利于激发学生积极的学习心态。又例如在教学¨比例的运用"一课时,可以在有阳光的日子,带学生去测量旗杆和教学楼的高度。当老师说测量旗杆的高度时,出乎意料的事情发生了,学生说只要在升旗的绳子上做个记号,然后把升旗的绳子拉一圈,然后量出绳子的长度再除以2,就可以知道旗杆的高度。老师充分肯定了这些学生聪明的方法。老师问要是没有绳子怎样用比例的方法计算出旗杆的高度呢?学生说只要插一根标杆,量出其长度和阴影的长度,再量出旗杆阴影的长度,就可以用比例求出旗杆的高度了。老师再间,那如何测量教学楼的高度呢?可是在量教学楼阴影长度时,问题发生了,有的认为应从向阳面的墙角量起,有的认为要从背阴的墙角量起。教师启发学生,教学楼的最高层在哪里呢?学生思考后恍然大悟:应是从最高点到地面的垂足量起。这就是贴近生活的好处,提高了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从生活中提炼数学问题。数学源于生活、生产实际。在教学中,我们应努力把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变为数学研究的对象,以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励其主动求知。例如,我们把体育室添置用品的事拿到课堂给学生解决,"体育教师用840元去购买足球和篮球,足球每只40元,篮球每只30元,体育老师买了15只足球。"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并解答问题。这种来自生活实际的实例,学生学起来兴趣盎然,而且解决这种问题几乎没有难度。另外,我们还把学生秋游中的情境拿到教学中来,如"同学们去秋游,争着要去划船,公园里有7条小船,每船乘6个人,结果还有18人在岸上等候。"在课上,让学生根据情境自己编题,自己列式解题。这样就把教材中缺少生活气息的题材变成了来自生活的生动的数学问题,促使学生主动投人、积极探究。
  二、注重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
  1、培养自主探索的意识和能力。培根说"语文使人善辩,数学使人精密"。可见数学在人的发展中具有很高的智力价值和文化价值。当今社会让儿童掌握数学的基础知识和技能巴不是学习的全部目的,而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索精神和探究方法显得更为重要。所以教师在教学中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自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习惯。比如在教圆周率一课时,让学生自己量一量三个不同直径的圆滚动一周的距离,他们会发现圆的周长相当于其直径的3倍多一点,而学生心里就会想,"3倍多到底是3倍多多少?"这就激发了学生的探求欲望。又比如在教学长方形周长时·我们带学生沿着篮球场走一周,再用皮尺测量出长和宽,然后让学生汇报测算结果并列式计算。学生通过走一圈,获得感悟,列出了以下三种式子:①长+宽+长+宽,②长x2+宽X2,③(长+宽)x2。最后进行比较,哪种方法最简便。通过联系身边事物并亲身实践,培养了学生的自主探索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重视合作交流解决问题。新课程倡导"合作"学习方式,因为合作学习能让学生在自主探索的基础上,在交流个性思维方法与过程中,相互交流、相互启发。这既有利于实现学习互补,又有利于提高交往能力,增强合作意识。在合作学习中,首先要注意讨论形式,决不可围于一种形式。在学习小组的组合中,应根据教材内容的特点、学生个体能力的差异、组织能力的强弱、兴趣爱好的异同,尽可能鼓励自由组合。其次要讲求合作、探索的实效性,要明确分工再合作,使每个成员可以发挥自己的长处,或先独立思考再合作讨论,既好又快地完成任务。另外要在教学中增强实践内容,使讨论成为主动获取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教学"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面积"后,很多学生对在什么情况下是求周长、什么情况下是求面积经常弄不明白。为加深对周长和面积两个概念的理解,可以组织学生讨论。学生就能通过讨论、举例说明:"G篮球场走一圈的距离","建造围墙"用铁丝挽一个正方形,求铁丝的长度"等,都是求周长。而求"书本封面的大小,窗户玻璃和操场、教室的大小"等,是求面积。合作讨论时,同学们会举出许多他们熟悉的例子,认识会透彻得多。
  3、在实践中提高解决问题能力。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学生获得知识,并不是学习的终结,学会应用才是目的。有人说得好,能运用的知识才是真正拥有的知识。所以在数学教学中,应尽量把教材内容与学生实践结合起来。如学过了长方体、正方体体积的有关知识后,让学生去计算教室的空间大小、学校喷水池的容积等。也可让学生动手做个长方体的纸盒,但他们会发现如果照书上计算的裁剪材料,纸盒是糊不起来的,懂得了实际上做一个纸盒比计算的长方体表面积要多出粘贴的边。在学过百分数后,让学生算算自己的压岁钱存人银行比上一年增值多少。学习了求平均数后,让学生用计算器算算数学测验的班级平均分。总之,通过实践,可以使学生对所学知识理解更深刻,掌握更牢固,而且提高了解决问题的能力。
  我们体会到,在新课标的贯彻执行中,突出联系生活实际,注重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是达到"三维"目标的有效途径。

关闭


Copyright ©2003—2004赵小在线  All Rights Reserved
江苏省常熟市赵市中心小学版权所有  制作维护:杨震
电话联系:0512-52381149

E-mail[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