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栏搜索 |
|
最新推荐 |
|
| |
 |
| 2004年第三期 | 学会合作 |
| 来源:赵市小学 发表时间:2004-04-21 录入:sxf 点击:1743次 | 学会合作
赵市中心小学 杨丽红
理论分析:
现在的儿童多数是独生子女,由于家庭环境等原因,致使他们多数以自我为中心,自私自利、讲求实惠,刁蛮任性、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为数不少。除了学习,他们不用操心其它的事,他们更多的是依赖父母。不懂得如何与人友好沟通和相处。他们不知道有些事只有与别人合作才能完成得更好。
本次活动通过让学生回忆、体验、感悟合作的快乐,从而调动他们的情感,增强他们与他人合作的愿望,切实体会合作的快乐,鼓励他们能够与人合作。
教育目的:
体验合作的快乐;认识不合作的尴尬,体验合作的乐趣,合理调整自己的行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活动准备:编辑一段录像、制作一个课件、排演一段小品、准备三道判断题
教学过程:
一、在情境中了解合作重要
观看录像:
1、小品表演:下雨了
下雨天,一位同学没有带雨伞,他要么老老实实地等着家长送来,要么宁愿独自在雨中奔跑,却很少会想到去和别人合打一把雨伞。
2、小品表演:扫地
打扫卫生时,孩子们不知道要怎样分工合作,往往几个人干同样的一件事,一窝蜂的扫地,却无人倒垃圾;抢着去拎水,却没人擦黑板。
师生共议后归纳:由此看来合作非常重要,世界上的很多事情是要靠和别人共同协作才能完成的,小到日常我们的学习和生活,大到国家的建设,都需要合作。只有大家共同合作,齐心合力,才能获得更多的成功!就像我们这双手,紧紧的握在一起,为了共同的目标,团结合作。
(课件出示板书:出示形似握手的合作两字)
2、引出“合作”
(1)要求学生结合情境分析合作的含义 。
(2)学生讨论后教师归纳:(课件出示)
合作就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个人或群体,为了实现共同的目标而共同完成某项任务。
二、在合作的游戏中学会合作
1、游戏:三人四足
规则:
(1)三人并排,用布条各系住三人的一腿,在篮球场进行,距离为25米,两个来回。每条跑道宽为2.5-3米,采用田径比赛规则。绕凳子时,不能碰凳子,碰凳子为犯规,成绩无效。
(2)前进时,可允许队员攀肩、扶腰前跑。
(3)比赛分道进行,绕过指定点才能往回跑。
(4)可以以速度、时间或取得的物品多者、快者为胜。
2、领悟有效合作的行为基础
①学生分组讨论。 (谈感悟)
②请冠军组的同学说说自己在比赛中的想法,做法。
③请同学们结合比赛谈谈认识,并找出有利于合作的行为。
教师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概括并板书。
课件出示板书(围绕合作二字呈花瓣状):
互相友爱、互相谦让、互相配合、合理分工、知识和能力
3、辨析判断,深化理解
(1)请同学们看看、想想:哪种做法是有利于合作的?哪种做法是不利于合作的?
课件呈现有17种行为的不规则图形。(红色为有利的行为,兰色为不利行为,学生选择点击后变色)
辨析后进行圆形演示
(2)在合作中怎样使对方满意你,接受你呢?以三道判断题帮助大家理解。(分发纸张,完成三道判断题)
①合作伙伴的想法不符合自己的想法怎么办?
A、心里不痛快,不高兴。 B、甩手不管,看笑话。 C、仔细想想他的话也可能有道理。
②自己的做法被合作伙伴误解了怎么办?
A、心中很委屈,但不作声。B、由此发生争吵。 C、不争吵,在背后发牢骚。 D、真诚地说理,想办法消除误解。
③合作中两个人都需要某件东西,怎么办?
A、抢在别人前边先得到。 B、合理协商,共同使用。 C、为了成功,主动谦让。
(3)老师询问答题情况,
老师强调:发现了问题,可能有的同学会为自己的缺点而感到羞愧,可是老师相信大家找到问题后一定会克服它,从一个不善于合作的人转变成为一个受人欢迎的,善于合作的人。
四、在实践活动中尝试合作,体验合作的快乐
小品表演:扫地
五、总结:
从本质而言,合作不仅是一种学习方式,更扩展为一种生活方式,学校就是一个小社会,同学们在一起学习,在一起交流,在一起玩耍,你帮我拿个东西,我借你一只铅笔、你帮我弄懂一道题目,我和你一起玩游戏。这些看似不经意的接触,如果能形成一种良好的风气,同学们就会沉浸在愉快的互助、合作、交流的氛围中。 | 【关闭】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