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科研 > 教育科研信息期刊
  本栏搜索

时  间: 
选  项: 
关键字:

  

  最新推荐

2004年第四期

感 动 真 实


来源:赵市小学    发表时间:2004-05-27  录入:sxf  点击:1514次
 

               感 动 真 实
                                   杨维安
  “神五”飞天梦圆,国人普天同庆。新世纪开初,好戏连台。继申奥、申博成功之后这又一举国盛事,再次激起亿万中华儿女的民族自豪感。当记者追拥杨利伟,希望证实在遥远的太空凭肉眼能够看到万里长城时,这位飞天英雄认认真真地回答:“看不到,根本看不到”。这真叫人有些失望,在一片欢呼和兴奋中,多少人黯然。
  有关美国字航员在太空能够看到长城的说法流传了多年。是啊,长城是中华民族的象征,是伟大祖国的骄傲,在太空都能看到长城,炎黄子孙莫不为之自豪。其实,只要稍具物理常识的人略一思考,都不难辨其真伪。这一说法为何以讹传讹流传下来7实在令人匪夷所思。是虚幻的民族自豪感使然,还是以求真为本的科学精神的缺失,从而导致了跟风和盲从?
  遥想当年频传水稻亩产十万斤的“大跃进”神话,居然还有科学家来给以煞有介事的“科学论证”;当千里之外的“气功大师”宣称能遥感治病,推波助澜者大有其人,“法轮功”喧嚣鼓噪时,也不乏痴迷者趋之若骛。罢了,罢了,也许,我们中的一些人太需要用不断的新奇来填补荒芜的精神世界了,哪管什么“科学精神”?
  杨利伟,这个朴实的小伙子,在巨大的幸福和荣誉面前,没有迷失自我,没有“顺势”满足人们的心理慰求。我深为他真实的回答所感动。他以对科学的真诚维护了科学的神圣。他朴实的话语道出了科学的真谛:科学的生命在于探索,科学的精神在于求真,科学的意义在于创造,科学的追寻是沉着、理性、真实的默默坚守。
  我想到了教育。教育是科学,是一门关于人的建设和发展的科学。干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这是陶行知先生对教育本质的概括。对教育科学的研究也当遵从此道。令人忧虑的是,近年来一些理论研究不能从真实的教育教学情境出发,脱离了特定的时空背景,一味地趋新时髦,以云遮雾罩的新名词堆砌来掩盖思想的贫乏,以热闹似T型台式的表演去填补内容的空洞,让人惶惑茫然,不知所措。举凡新理念、新提法甫一出现,便铺天盖地“架构”‘“解读”开了,真正地要沉潜进去,又是忽一阵风儿过,旋归沉寂了。这种风头风后的轮回,总让人觉得不是在从事真正意义上的教育研究,因此它缺少科学研究应有的严谨、理性和真实。
  杨利伟的真实回答,再一次让我对编者的匠心和作者的用心满怀敬意,因为科学研究需要真实、理性和从容!

关闭


Copyright ©2003—2004赵小在线  All Rights Reserved
江苏省常熟市赵市中心小学版权所有  制作维护:杨震
电话联系:0512-52381149

E-mail[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