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栏搜索 |
|
最新推荐 |
|
| |
 |
| 2002年第二期 | 中美中小学教育比较对话(节选2) |
| 来源:教育期刊 不明 发表时间:2004-01-29 录入:admin 点击:42次 | (接上期)一位中国小孩初到美国,英语不好又不爱提问,老师把他当成了“傻子”,但测试表明他的智商比一般学生还高。
陈:那么在学校里教师是如何要求学生的?
汤:我们不但要求学生掌握老师教授的知识,更培养他们的学习能力、动手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独立思考的能力,让他们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我们还根据每个学生的不同特点和要求,为他们创造条件,使他们的特长得到充分发展。
陈:有哪些具体做法呢?
汤:首先,我们的教师在上课时,常常把很多时间留给学生来发表意见。像您今天上午参观的12年级语文课那样,老师启发学生提出自己的各种设想,最后由老师和学生一起来总结。学生印象深刻,而且也提高了他们对学习的兴趣。我们有许多课完全以学生讨论的形式来进行。学生思想很活跃,有时他们能想出比老师更好的解决问题的方式。
陈:说到这里,我倒想起一位华人家长对我说的情况。他的孩子是在上小学时从上海转到美国来上学的。他在上海上学时,学习成绩很好,但老师不喜欢他,因为他老在课堂上提问或发表自己的想法。例如在数学课上,他要提出与老师不同的解题方式,弄得老师很恼火。到美国上学后,老师不但不批评他,还欣赏他,他很高兴,学习积极性大增。
汤:我们的教师确实鼓励学生提问或回答问题,所以每当老师提问时,几乎每个学生都条件反射似地举起手来。有时,你点到一名举手的学生让他口答时,他却支支吾吾地说“不知道”。
陈:您的话又让我想起另一位华人家长对我说的事。我们中国的老师上课比较习惯“满堂灌”,使学生养成了只知道被动地记,不爱提问的习惯。她的外孙初到美国时,英语不好,又不爱提问,老师把他当成了“傻子”,要送他去接受专门培养弱智学生的“特殊教育”。家长急了,找校长去说理。校长坚持老师的意见,双方争执不下,最后只好通过测试解决问题。测试的结果是,她外孙的智商比一般学生还要高。所以,我希望你们如遇到这种情况,要考虑到中国学生性格比较内向的特点。
汤:好的。其实我也注意到华裔学生的这个特点,但他们在班上的成绩一般都名列前茅。你们在学生的基础知识教育方面做得很好。(待续) | 【关闭】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