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栏搜索 |
|
最新推荐 |
|
| |
 |
| 2002年第六期 | 新课程标准学习有感 |
| 来源:赵市中心小学 谢敏茜 发表时间:2004-01-29 录入:admin 点击:119次 | 教育部颁布了新的《数学课程标准》,通过学习和培训,认识到新的课程标准所体现的五个基本理念:第一,把学生的发展放在首位;第二,数学教学者应从学习者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提供给学生充分进行数学实践活动和交流的机会,使他们在探索的过程中理解、掌握知识和思想方法;第三,面向新世纪的中小学课程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使学生体会数学与自然、社会的密切联系,体会数学的价值,增进对数学的理解和应用数学的信心;第四,提高学生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 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第五,现代信息技术对数学学习的影响。这就要求我们必须转变教学思想和教育理念,改革课堂教学方法,更注重学生在数学思考、解决问题以及情感与态度等方面的要求。
一、教学要促进学生的发展
教育要促进人的发展,过去的教学,是以知识传授为中心。新的数学课程其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的发展,使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教学中,学生是主体,应该把数学教学的重心转移到学生的发展上来。第一,教学的内容要促进学生的发展。学生的数学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这些内容将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例如,①如果公园的门票每张8元,某校组织97名同学去公园玩,带800元够不够?②如何测量一个土豆的体积?等等。第二,教学形式设计应有利于学生的发展。学生学习的内容应采用不同的表达方式,以满足多样化的学习需要,学生的学习方式,也可采用多样化的学习方式,有效的数学学习不能单纯的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二、在现实情境中体验和理解数学
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教学者应该从学生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向他们提供充分的从事数学活动和交流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真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同时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如能运用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物:学号、班级号、体重、身高、鞋子的号码,等等;计算教学也应在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中进行,让学生感受到计算的必要性,感受到通过计算可以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并提倡算法多样化,加强估算教学。如估计500个鸡蛋约多少个?400名学生能组成多少个班级?一张数学报约有多少个字?学校阶梯教室约有多少个座位?让学生感到估算就是身边的事,不陌生,不抽象,使学生 愿意学,容易学。
三、重视和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和能力。
新的课程标准中增设了“实践与综合运用”这种新的学习内容和形式,其目的是让学生了解数学与生活的广泛联系,学会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方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获得运用数学解决问题的思考方法,从而体会学习数学的重要性。例1:27人乘车去某地,可供租的车辆有两种,一种车可乘8人,另一种车可乘4人。1(1)给出3种以上的租车方案;(2)第一种车的租金是300元/天,第二车的租金是200元/天,哪种方案费用最少?例2:设计合适的包装方式:让学生测量一个磁带盒的长、宽、高,计算磁带盒的表面积与体积,现有4盒磁带,可以怎样进行包装?哪种方式更省包装纸?(重叠处略不计),若有8盒磁带,哪种方式更省包装纸?(重叠处略不计)这一实践活动的设计,综合了测量、估计、计算物体的表面积、体积以及选择最佳方案等有关知识,解决了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四,注重对数学学习过程的评价
评价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的数学学习过程,激励学生的学习和改进教师的教学,对数学学习的评价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学习的过程。考察学生是否积极主动地参与数学学习活动,是否乐意与同伴进行交流和合作,是否具有学习数学的兴趣;要关注学生学习数学的水平,更要关注他们在数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同时重视考察学生的数学思维过程,了解学生思维的合理性与灵活性,考察学生是否能够清晰地用数学语言表达自己的观点,例如本学期三年级测试的最后一题:五月十三日早上开始下雨,经过12小时雨停止,这时天空( )①一定有太阳;②不可能有太阳;③可能出月亮。说明理由。这样的题型正是符合了新课程标准的理念。
新的数学课程标准更多地体现了人文的思想、发展的观点,学生是教学的主体,一切应该以学生为本,一切以学生的发展为本,这既是我们教学的出发点,也是我们教学的归宿。 | 【关闭】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