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栏搜索 |
|
最新推荐 |
|
| |
 |
| 2002年第八期 | 想象 作文 |
| 来源:赵市中心小学 杨丽芳 发表时间:2004-01-29 录入:admin 点击:162次 | 想象是人脑对已有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形成新形象的过程,想象是创新的翅膀。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社会的进步,成为知识进化的源泉。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离不开想象的训练。在作文教学中,我常用以下方法发展学生的想象力。
1、补写空白
在语文教学中,许多文章的内容都留有空白,此类文章是进行想象思维训练的好素材。如人教版第七册《小珊迪》一文中就留有一个空白处,即从小珊迪去换零钱到被马车轧断腿这部分内容。我要求学生展开合理想象,补写文章的空白处。三天后,我批改时,发现绝大多数学生的想象合情合理,小珊迪被撞的原因有十几种,都突出了小珊迪命运的悲惨。
2、情节延伸
教材中有的课文言虽尽而意未止,留有想象余地,让人回味无穷,这时可引导学生按照文章思路进行合理想象,续写课文。教完《小珊迪》一课后,有个学生提出:“老师,小利比以后的日子过得怎么样?”我又把这个问题抛给大家。教师里顿时热闹开了,学生争着发言。我随即布置这样一道片段练习:《小利比的命运》。孩子们不希望小珊迪悲惨的遭遇在小利比身上重演,就自己的笔,改写了小利比的命运,寄以了最美好的祝愿。另外,在教学《凡卡》一文后,可让学生想象凡卡的信爷爷收到没有,凡卡后来的遭遇如何,续写《凡卡的信寄出以后》。教学《穷人》后,可根据桑娜抱回西蒙孩子后的矛盾心情及渔夫善良的决定,让学生大胆想象,以《桑娜拉开帐子以后》为题,续写出符合事情发展的故事。续写课文,激发了学生的情感,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力。
3、换位体验
世界本丰富 多彩,同一事物,可以设身处地,从不同角度去观察思考,进行角色换位想象。如前一阶段,我们学校开展的《假如我是``````(老师、班主任``````)》的征文活动,老师、班主任是学生深为熟悉的对象,是孩子们心中的偶像,萧萧洒洒当一回老师,让他们特别来劲。有的设计了丰富的课外活动;有的提出了管理班级的金点子;有的描绘了新型的师生关系;有的勾画了理想的班集体。有个学生在作文中写道:假如我是班主任,我会和同学打成一片,成为他们的知心朋友。我会对他们说:“如果你们快乐 幸福,请让我和你们分享;如果你们烦恼忧愁,请让我为你们排解。”我会让我的班级成为一个积极向上、朝气蓬勃的班集体,班中的成员个个活泼可爱、团结友爱、勤奋进取、刻苦好学……
再如《再见了,亲人》一课,可让学生想象一下,假如你是小金花,是朝鲜老大娘,在与志愿军即将分离之际,你想说些什么?同样以《再见了,亲人》为题写篇文章。
4、编写故事
每个孩子都喜欢听故事,真因为这样,《格林童话》、《安徒生童话》才经久不衰。在教学中,我们不妨让学生来编写故事。如人教版第七册《陶罐和铁罐》一文是个寓言故事,讲了国王御厨里的铁罐自恃坚硬,瞧不起陶罐,埋在土里许多年后,陶罐仍光洁如新,而铁罐却完全氧化,不复存在。故事告诉人们:人都有长处和短处,要看到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短处。教完这一课,出示几组词语:
1、菜刀 砧板 2、小溪 大海 3、铅笔 橡皮 转笔刀 4、眼睛 耳朵 鼻子 嘴
要求学生选择一组,以它们为主人公,想象一下,它们之间可能会发生一些什么事情,编一个故事,故事要有意义。
教育学家乌申斯基说:“强烈的活跃的想象是伟大智慧不可缺少的属性。”事实真是如此,有了想象力就能脑海里再现各种事物的形象,就能在记忆表象的基础上创造出种种新形象。我们要利用作文教学这个有利凭借,多角度、多形式地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想象力,促进儿童个性的发展,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 | ---刊登于苏州大学学报 | 【关闭】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