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栏搜索 |
|
最新推荐 |
|
| |
 |
| 2002年第八期 | 教师在研究性学习中的角色扮演 |
| 来源:赵市中心小学 温晓兵 发表时间:2004-01-29 录入:admin 点击:333次 | 研究性学习的开放性、主体性、综合性和实践性的特点,使我们教师面临严峻的挑战,但我觉得这并非意味着教师地位的降低,相反只能表明研究性学习对教师的要求进一步提高。
指导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首先,必须在观念上更新,摈弃传统教学中陈旧的思想,代之以师生平等,教学相长,大胆创新,努力探索。其次,要在自身的知识结构和教学方法上认真修炼。这就对我们教师进出了更高的要求,除了应具备扎实的专业功底,还要不断拓宽谁知领域,做一个复合型的教育者。
我认为教师在研究性学习中的角色定位就是一个主导者,通过自身的角色扮演来实现对研究性学习的主导作用。无论选择何种课题和采用何种方式方法,我认为教师在此过程中同时扮演组织者、指导者和参与者三重角色。
开展研究性学习目的就在于让中小学生了解科学研究的方法,学会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我认为教师组织小组合作学习是进行研究性学习比较合适的教学开工。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让每个学生历经研究性学习的过程,提高自己的创造意识及能力,赋予全体学生远比传统课堂教学中多得多的参与学习的机会及权利,并且静养研究的深入,学生自身的潜能得到充分的发挥。这就要求教师对整修学习活动有周密的部署与安排,直到一个组织者的作用。在教学圆周长的时候,我安排了这样的对话:“同学们,能用你们每天骑的自行车,很快丈量出学校至车站的距离吗?”学生首先想到了数圈数。但又遇到了实际问题:自己自行车轮子每转一周,到底前进多少米呢?此时,教师就适时组织圆周长计算的小组合作研究,此时学生的自主探索研究的劲头旺盛,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创造意识及能力。
在研究性学习中学生之间互教互学,彼此交流知识,也是互爱互助相互沟通的情感过程。在此过程中将不仅使学生“学会”“会学”,而且使学生“乐学”,“好学”。在学生的研究性学习中教师的指导应贯穿始终,一般来说,研究性学习的课题应来自于学生的周边社会生活中为为学生所感兴趣的问题,或者尽管离学生的生活实际较远,但学生有强烈兴趣,并且凭着现有条件能展开研究的问题。教学圆柱的侧面积时,我为学生制订了研究的课题:压路机的滚筒滚动一周,压路多少平方米,前进20周呢?我与学生们一起来到筑路工地,请工人们配合了我们这次研究活动。在活动过程中学生互帮互学,有的忙着量滚筒的直径、半径,有的在仔细察看滚筒压路留下的痕迹,有的则在眨眼沉思。
研究性学生是一种师生平等的合作研究近程,教师参与研究,一方面是与学生一起研究课题本身,以示达到地教学内容的扩展和深化,促进知识水平的再提高。另一方面也是对教学方法的探索,为研究出一整套新的行之有效的方式方法积累经验。因此,教师必须是一个积极的参与者。我为六年级学生定的学期研究课题是《数学与生活》,该研究课题的确立,使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自觉注意数学问题,师生共同探讨,积极参与,还定时进行分阶段研究小结,师生联动,必将收到良好的效果。
教师在研究性学习中的角色扮演,真正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新的教育哲学观,提供了自由学习活动的时空,体现了“以学会创造性学习为根本”的新的学习观,打破了学校教育的围墙,体现了以“学校教育为基础,学校、社会、家庭三结合”新的立体教育观。 | ---刊登于常熟高专学报 | 【关闭】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