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科研 > 教育科研信息期刊
  本栏搜索

时  间: 
选  项: 
关键字:

  

  最新推荐

2002年第八期

重视培养学生的创造想象能力


来源:赵市中心小学  朱烨娟  发表时间:2004-01-29  录入:admin  点击:139次
 

  想象是一种特殊的思维活动,是在表象的基础上,对表象重新改造、组合创造出新的形象的过程,在这个思维活动的过程中,通过分析、综合等的手段实现新形象的创造。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可见,没有创造想象力,一切的发明将失去动力,一切的艺术作品将会黯然失色。
  儿童想象力和创造力是指儿童通过想象,将所感知的形象材料加以分析、综合、加工、改造、创造新的形象的心理素质及能力。儿童富有幻想是儿童的天性,把想象的东西变成图画,用图画表达自己的意念。在我们的美术教学中,不仅要让学生学会构图、造型、色彩,更要让学生学会把自己的所思所想设计创造成美的画面,这些都离不开教师对学生创造想象能力的培养。
  1、启发想象力、培养学生敢想精神
  黑格尔说:"最杰出的艺术本领就是想象。"美术史上有创造性的艺术大师们都非常重视想象,凡高曾说:"想象确实是我们必须发展的才能。只有它能够使我们得以创造一种升华了的自然,它比对现实的短暂一瞥在我们的眼中它一直像闪光一样变化着一一更能找到抚慰,更能使我们察觉。"想象是创造的催化剂,面向未来的想象,就是人类创造之源。美术教育应高度重视学生的创造想象能力的培养,将"不可能"变成"可能",想象画、命题画、创作和默写等手段都是启发学生想象力有效的方法。如命题画《假如我们这样……》,可以先给学生一些启示,例:放一些有关环境保护的录像图片,让他们仔细观察,帮助放开孩子的思维,敢于按自己的想法展开丰富的联想,引发学生的灵感。学生从中受到启发,有的学生画面上出现了一排排居民住宅,从里面冒出又黑又脏的生活污水,排放到小河和四周的田野里,那里已经是寸草不生了,只有几条鱼的化石和几根残留的枯树枝才说明了那里曾经是它们生长过的地方,取名是《假如我们在这样的环境下生活》;有的画的在3000年的1月1日外星人的飞碟到地球采访,看到污水四溢,草木不生、一片狼籍的地球留下了这样一句话“这种地方还有什么访问价值!”;有的则是相反在造型优美的房子四周,青山绿水相映,各种花草正竞相开放,树木郁郁葱葱,马路笔直宽敞,名为《假如我们住在这里》……同时,给学生一定的鼓励和支持有助于学生创造想象思维的展开。
  在教学的过程中引导学生,让他们敢于想大胆的想,培养他们敢想的精神,让学生的创造思维活跃开来。
  2、引导学生观察,发展学生的创造想象力
  观察是人认识世界的窗口,是获得一切知识的门户。观察是形象思维的直接来源。它是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的感知活动,通过敏锐、细致、准确、深入地观察,可以充分调动和发挥人的形象思维的功能。
  我们不难看出儿童的想象画是把他们内心所想所思与外部的世界结合起来,通过观察事物的特征与内心的幻想把多姿多彩的童真世界呈现在笔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引导学生观察,有助于发展他们的创造想象力。如《速写日记》一课中,先让同学下课、放学后仔细观察身边所发生的人和事,用简短的日记形式先记下来,抓住主要的人或事特点。上课一开始选几位学生上台交流并示范配画,给予一定评讲,再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想象为自己的日记创作,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我是妈妈的小帮手》写了她放学后为妈妈做家务的过程,有帮妈妈洗菜的画面,有帮妈妈扫地的场面,还有洗碗、擦桌子,从画面的表现看得出观察十分仔细,从房间的摆设,餐桌的丰富和妈妈开心的笑容体现了她观察的细致和丰富的想象力。
  3、运用直观手段,发展学生的想象力
  绘画离不开想象,艺术的创作需要丰富的想象能力。儿童的想象有很大的具体性、直观性,他们的想象要靠具体对象做依靠。教学中运用直观手段发展学生想象力,可以增强教学活动的生动性,提高教学质量。如让学生收看有关的录像、电视、图片,阅读书籍、报刊杂志,组织参观、郊游,听故事……使他们获得“感知材料”然后添画、默画、配图、创作画都是充分发挥儿童想象力和创造力的有效途径。
  如画《去海底去旅行》,学生对海洋了解较少,若只说海洋如何如何美,学生很难想象。课上给学生看编辑好的录像,美丽的珊瑚、各种五彩斑斓鱼映入眼帘,大大小小的鱼类穿梭于水之间,潜水员穿着潜水服背着氧气瓶跟鱼儿一起遨游,再配上音乐朗读。课一开始就随着音乐电视把学生带入新奇的海底世界,使他们如身临其境,感到海底的奇妙、神秘。然后在这基础上讨论如何去海底旅行,旅行中会看见什么新鲜事物,启发学生想象,创作海底世界。学生根据这些直观的图象展开联想,有的画去海底旅行采集珊瑚标本,有的画与海里的鱼成为好朋友一起游玩,有的则是成了海底的环保小卫士,几十个学生画得各不相同,他们不再为画什么而发愁,绘画变成了快乐的创作。学生体会到成功的喜悦更加喜欢画画,喜欢把想象有意思的情景画下来。当学生的画得到表扬时,他们更加有动力,想象创作逐渐成为积极主动的行为,激发了他们的创新意识。
  运用直观是教师指导学生观察分析的有效手段,便于指导学生认识美、理解美,培养学生善于观察发现美的事物,在绘画中才能去表现美、创造美。
  在大力推荐素质教育,使学生在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现今社会,我们要以发展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为根本的出发点,鼓励他们敞开理想的心扉,展开想象的翅膀。在教学中重视培养学生的创造想象力 ,启发他们的想象画和创作画,使学生真正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绘画中才能表现美、创造美。让我们携起手来,共同培养二十一世纪的人才而努力。

---刊登于苏州大学学报

关闭


Copyright ©2003—2004赵小在线  All Rights Reserved
江苏省常熟市赵市中心小学版权所有  制作维护:杨震
电话联系:0512-52381149

E-mail[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