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科研 > 教育科研信息期刊
  本栏搜索

时  间: 
选  项: 
关键字:

  

  最新推荐

2002年第八期

让学生研究起来


来源:赵市中心小学  陆利东  发表时间:2004-01-29  录入:admin  点击:318次
 

  研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以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去获取知识和应用知识的学习方式。
  在定义中表明了学习活动过程中教师和学生间的关系。在学习过程中,学生需要的并不仅仅是教师的传授和教育,更需要教师的指导和帮助。教师要重点创设有利于研究性学习的情景,让学生模拟科学家的研究方法和研究过程,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提高实践能力,培养创新意识,因此教师要创设条件,优化教法,让研究的火花闪烁耀眼的光芒。
  一、解放思想,让学生敢研究。
  研究性学习重在学习的过程、思维方法和思维水平的提高。研究性学习不一定有具体的“成果”,可能学生会提出一个设想,产生一种见解甚至错误的理解,对知识的筛选、取舍。在研究性学习过程中,学生对具体知识的掌握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能否对所学知识进行选择、分析、判断、推理、运用,从而有所发现,有所创新。在学习活动过程中,在教师的指导下,无处不闪烁着学生的思维火花,这种思维过程也是研究过程,是学生思想的一种体现。即使这种思维有时很短暂,甚至会出现错误认识,但对于每个教师来说,都要明确认识到学生的任何思想都是宝贵的。对学生不指责,更不嘲讽,而是小心地呵护和引导,要热情鼓励,不能有一丁点儿的有意或无意的伤害,让学生放下包袱。只有允许学生思想上的自由,才会有心灵上的解放。
  “不愿思考推理的人是顽固的,不会思考推理的人是愚昧的,不敢思考推理的人是奴隶。”德拉蒙德的这句话使我颇有启迪:研究性学习重在思维的过程,重在学习的过程,我们只有尊重学生,解放思想,鼓励积极思考,从而使学生敢于研究。
  二、激欲标榜,让学生想研究。
  激欲,是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要使学生勤于思考,产生对事物探究的心理,就必须使学生保持强烈的求知欲,保持对新知的渴望。让学生保持强烈的求知欲,“激励是最好的老师”。激励的方式方法很多,但我们不妨从学生的思维高潮入手,鼓励学生深入探究,让学生的思维向深处发展,产生刨根问底的劲头,产生研究的欲望。
  如教学《圆明园的毁灭》,在学生了解了圆明园的昔日辉煌后,又通过电教媒体观看了圆明园的毁灭情景,这时学生情绪激昂,思维也达到了高潮。我抓住这一时机,激发学生谈谈自己的感想,有学生谈到为了不忘国耻,让人们记住这沉痛的教训,我国应重新建造一座圆明园;也有的说不能再建。对学生的想法我给予充分肯定,并鼓励学生以充分的理由来证明自己的观点。
  标榜即树立榜样。“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学生看到别人取得成功时,往往会产生羡慕甚至妒忌的心理,我们要的就是这种妒忌。这种由榜样引起的妒忌只要教师的正确引导,就会使学生产生我也行的积极上进的思想,从而产生研究的欲望。
  三、体验成功,让学生乐研究。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认为:每个人都有自我实现的需要。对学生来说,它体现在学生在学习中对成功的需要。如果学生有学习中、在探究中经历了成功体验,那么他就对自己的努力给予肯定的态度,他的自我效能感就高;如果学生在探究过程中不断地获得成功的体验,其情绪必定是积极的、愉悦的,具有满足感,会增强其学习动机,使他很乐意地去探索、去研究。
  如何为学生创造机会,让学生获得成功,体验成功的快乐呢?由于学生在认知结构及智力水平上存在个性差异,教师在实施指导的过程中要认真、仔细地分析,把握学生的认知及非认知特点,优化组合各种教学方法、教学手段,从各个 方面为学生创造成功的机会。这可以帮助学生认识自己,帮助学生表现自己。学生越是有机会表现自己就越积极投入,越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活动。这不仅对于知识的掌握、能力的发展非常重要,而且对学生成功心理的形成和学生主体实现自我需要而不断探索的心理养成极为有益。
  如教学完《草原》,我让学生向大家介绍内蒙草原的自然景色和民族风情,可以用书上的词句,也可以诗歌的形式介绍。虽然学生写的并不能真正算是诗,但他们的创作欲望、创作过程是非常宝贵的,这时教师所要做的是鼓励,并把学生创作的诗打印整理成册,署上小作者的姓名,放在班级读书角里,供每位学生阅读欣赏。学生体会到了自己能行,体验到了成功的愉悦,也进一步激起了学生的表现欲,使其乐于研究。以至在教学《长征》时,已有许多学生在搜集红军长征中的革命故事;寻找红军长征的路线;在研究红军为什么要进行长征……
  总之,我们应努力创设条件,优化教法,积极鼓励,让每一位学生都能敢研究,想研究,乐研究,最终使研究性学习贯穿于整个学习过程中。

关闭


Copyright ©2003—2004赵小在线  All Rights Reserved
江苏省常熟市赵市中心小学版权所有  制作维护:杨震
电话联系:0512-52381149

E-mail[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