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教学建议
(一)全面把握课程目标
课程的总目标是本课程的宗旨和价值导向。分目标的四个方面是一滚有机结合的统一体。在教学过程中应全面地把握目标,改变过去偏重知识、技能学习,忽略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偏重追求结果,忽视过程与方法等倾向,全面地、整体地实现课程目标。
(二)教师的角色和任务
在本课程中,教师要由单纯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儿童活动的指导者、支持者和合作者;其主要的任务不是讲解教科书,而是努力创设适宜的活动环境与条件,灵活多样地选用教学活动和组织形式,结合实际培养儿童的品德和习惯,保护儿童的好奇心,引发儿童探索的欲望,让他们能够生动、活泼、主动地学习,身心健康地成长。
(三)教学活动指导的注意点
•教师在教学活动的每一个环节应注意把握儿童的实际情况,根据课程标准的各项规定制定教学计划和教案,帮助儿童展开活动。活动教案和活动指导应具有计划性和灵活性。
•儿童的品德和行为习惯的形成、知识和能力的发展、经验的积累是一个连续的过程。因此,教学活动要注意活动之间的连续性,帮助儿童获得彼此联系的、不断深化的经验和体验。
•教学活动应源于儿童的生活又高于生活,用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儿童的生活。教师要善于从儿童的生活中敏感地捕捉有教育价值的课题,开展儿童喜欢的活动,使他们在主动积极的参与中生活得到充实,情感得到熏陶,品德得到发展,价值判断得到初步的培养。
•本课程的教科书主要不是作为知识的载体来供教师讲授的,它是教师引发儿童活动的工具,是儿童开展活动时可利用的资源。教师应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联系当地和儿童的实际,及时地把社会中新的信息、科学技术新的成果、儿童生活中新的问题和现象等吸收到课程内容中去,不断提高品德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和生动性,提高整个教育的质量。
(四)教学活动
本课程以儿童直接参与的丰富多彩的活动为主要教学形式,强调寓教育于活动之中。
本课程的活动以落实课程目标为目的,以“内容标准”中的某一内容或几个内容的融合为主题,以儿童的年龄特征、经验背景和学习兴趣等为设计基础,将知识、技能教育的要求与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融为一体。
教学活动在内容上既依据教材又不拘泥于教材,提倡和鼓励教师从儿童的实际生活中捕捉有教育意义的内容,或与儿童合作选择内容,或利用儿童自己的选择来组织活动;教学活动在形式上不拘一格,形式服从内容,可根据具体目标、内容、条件、资源的不同,因地制宜、因校制宜地选择各种不同的教学活动类型。教学活动形式可以是单一的,也可几种形式结合使用; 教学活动时间的安排比较灵活机动,根据主题、内容,可在一课时内完成,也可持续几课时或一段时间。可在课堂上完成,也可安排必要的课前准备活动或课后延伸活动来配合。
本课程常用的教学活动形式有:
1.讨论 讨论是最常用的儿童学习、交流活动形式,可以是小组的,也可以是全班的;可以是随机的,也可以是专门安排的。讨论活动能使儿童有机会运用多种方法表达自己的感受、想法,展示自己的成果,分享交流,锻炼表达能力等。
2.资料调查 在成人的指导下,通过图书、报纸、电视、电话、网络等途径搜集资料是儿童自主学习的主要方式之一。可根据学习内容的要求、儿童的兴趣和水平进行组织与指导,确定搜集的目标和范围,将得到的资料按要求或以儿童熟悉的方式进行整理、利用、交流。
3.现场调查 通过组织儿童到现场观察或与当事人交流,使儿童对所关注的问题能通过亲身体验,获得直观的印象和更加深入的了解。调查活动中,要指导儿童用自己擅长的方式进行记录,对调查结果进行总结、归纳并相互交流。调查活动适用于熟悉环境、了解学校及周围的发展变化、革命传统教育等方面的活动。
4.情景模拟与角色扮演 这类活动是为了让儿童获得某些难以身临其境去学习的体验、经验、知识等,而有目的地创设某种情景,令其经历的仿真性演习活动。活动的关键是让儿童获得体验,演技好坏并不重要。如学习生活中待人接物的一般礼节、在紧急情况下的求助和自救、交通安全标志的识别与遵守交通规则、遵守公共秩序等方面的教育等都可利用这一形式。
5.操作性、实践性活动 这类活动包括儿童自己动脑动手的小实验、小制作、饲养、种植等活动,适用于开展科学探究学习、发展情趣和操作技能、学习实际的劳动本领等方面的活动。小实验、小制作等类型的活动可安排在课堂教学中,也可作为课后的实践或专题活动进行。饲养、栽培等活动一般需要持续较长时间,应加强过程指导,并可与班级、学校的其他活动配合进行。
6.教学游戏 这是在教学中所采用的带有“玩”的色彩而又与学习内容配合的活动方式。游戏是儿童有效的学习方式,对培养儿童的情感,让儿童体验集体生活的乐趣,理解规则、学习科学知识等是很有用的。
7.参观访问 这类活动旨在充分利用各种校外教育资源,让儿童走出学校,到社会中去学习、实践,以开阔眼界,增长知识,扩展兴趣,发展实践能力。如参观烈士陵园、博物馆、科技馆、工厂、农村以及各种社会设施,访问社区和各种社会人士等。可在了解家乡的变化、进行革命传统教育、科学教育以及培养儿童的社会实践能力等方面应用这种活动形式。
8.欣赏 这是一种以儿童的体验、感受为主要学习方式的活动。欣赏的对象可以是人文作品、自然景色,也可以是儿童喜欢或佩服的同伴或其他人物。如师生共同搜集某一专题的故事、绘画、照片、录像、电影、多媒体作品等来一起欣赏;利用雪景、星空、春色等来欣赏和感受大自然的美;儿童通过讲述同学的优点或自己的成长来欣赏
同学和自己的进步等等。
9.练习 这是指针对某一项或几项教育目标,进行有针对性的课堂练习或课后强化练习,以让儿童学会正确的方法,养成良好的习惯。如学会正确的坐、立、走姿势,学会正确的阅读姿势或刷牙方法,自己整理书包等。
10.讲故事 讲故事是以故事情节或主人翁的形象去感染、教育儿童的活动方式。作为教学活动的讲故事可有多种形式,如可在课堂教学中穿插一个或几个故事;把讲故事与角色表演相结合;举行“故事大王”演讲会等。故事有趣味性和教育性,让儿童能通过故事激发情感,领悟道理。
11.讲授 这是以教师言语传授为主的活动形式。为让讲述生动、有效,应在充分了解儿童理解水平的基础上,尽量利用各种直观教具、故事和能够调动儿童积极性的方法。
(五)与其他学科、教育活动的结合
本课程教学活动应注意利用其他学科或教育活动的成果,与其他学科和教育活动,如少先队活动、班会活动、节日庆祝活动等相互结合,相互促进,资源共享,实现综合教育效益。
二、评价建议
本课程的评价目的是:
•激励每个儿童的发展;
•促进课程的发展,提高教育质量;
•促进教师的自我成长,提高专业能力。
(一)评价的特点
1.过程化
强调对儿童学习活动过程的评价,重视儿童在活动过程中的态度、情感、行为表现,重视儿童活动中付出努力的程度,以及过程中的探索、思考、创意等。即使活动的最后结果没有达到预期的目标,也应从儿童体验宝贵生活经验的角度加以珍视。
2.评价多样化
——主体多样化
评价是教师和儿童共同合作进行的有意义的建构过程。儿童既是评价的对象,也是评价的主体,强调儿童的自评、互评等方式和家长以及其他有关人员的参与。
——角度多样化
分析儿童的言语或非言语表达,收集儿童的各种作品,汇集来自教师、同学、家庭等各方面的信息。
——尺度多样化
不用一个统一的尺度去评价所有儿童,关注每一个儿童在其原有水平上的发展。
3.重视质性评价
品德与生活课程的评价不宜全部量化,而是重视对儿童在健康、安全地生活,愉快、积极地生活,负责任、有爱心地生活,动脑筋、有创意地生活四个方面的个性化表现。
(二)评价方法
本课程的评价主要采用的方法有观察、访谈、问卷、成长资料袋评价、作品分析等。
1.观察 教师观察并记录儿童在活动中的各种表现,以此对儿童进行综合评价。
2.访谈 教师通过开展与儿童各种形式的谈话,获得有关儿童发展的信息,并了解儿童思想观念的变化。
3.问卷 教师设计问卷和组织儿童回答问卷,获得有关儿童发展的信息。
4.成长资料袋评价 用成长资料袋或活动记录册等方式收集儿童成长过程中的各种资料。这是评价儿童成长比较有效的一种方法。
5.儿童作品分析 通过对儿童各种作品、活动成果的分析,了解儿童活动过程和发展状况。
需要注意的是,不同的评价方法具有不同的功能和作用,在实施中,要注意综合运用。
三、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能否积极有效地开发利用各种课程资源,关系到本课程性质、目标的实现,制约着课程实施的质量。有效地开发、利用课程资源也是教师创造性的重要标志和促进教师自身成长的重要途径。因此,要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一)本课程的资源
本课程的资源是多样、开放的,可包括各种有形和无形资源:
•学校中常用的如教科书、教师指导书、音像材料、互联网;其他学科、班级或学校活动;儿童的经验、兴趣;老师和同伴等。
•儿童家庭、社区中的各种物质设施、文化教育机构;文化活动、节日;与 儿童相关的从事各种职业的人们等。
•自然界中的动植物、山川、自然现象等。
(二)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学校和教师应树立浓厚的资源开发与利用的意识,采取各种措施,通过多种途径进行这一工作。
1.教师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的途径
(1)充分利用教材中的活动范例
教科书或教师指导用书中所提示的活动案例,都力图体现本课程的目标和内容,应是基本的课程资源之一。学校和教师也可以根据课程要求及本地、本校、本班的具体情况自编乡土材料。
(2)充分利用学校、家庭、社区的资源
充分挖掘学校、社区图书馆(室)及家庭中的图书资源、媒体资源,并促进儿童之间、班级、年级和校际之间图书、资料的交流和共享。
重视利用儿童自身的兴趣、经验和活动中的发现、体验等作为活动的资源。
2.学校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的途径
本课程的实施需要学校在教育资源的开发上做出积极的努力,承担更多的责任。
(1)充分挖掘校内资源
充分利用学校现有设施,有条件的地方可增设有关设施,如扩大图书阅览室的功能,开辟学校植物园、动物园,开展校园文化活动等,并进一步转变观念,努力把整个学校变成儿童可参与的学习空间。
(2)因地制宜,利用本校所处的环境资源
学校要充分认识学校周围环境的价值。如地处农村的学校的自然资源、生产劳动资源、民俗资源;城市学校的社会、科技、文化资源;少数民族地区的民族特色、风俗文化资源等。
有条件的地方可建立校外活动基地,或若干学校联合建立种植、养殖园等劳动基地,或与学校周围的工厂、部队、乡村等建立联系。
( 3)建立课程资源开发的社会网络
开发课程资源不仅要靠学校和教师,还需要教育行政部门、社区和家长的支持。学校应通过多种途径和方式,与家长委员会、社区教育委员会以及其他有关部门建立密切联系。
四、课程管理建议
课程的实施涉及校内外的联系、学校课程的安排等多方面的问题,需要教育行政部门、教研部门、学校、教师、家长、社区等各方面的相互配合,并建立相应的课程管理机制。
(一)教育行政部门的管理
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树立新的课程管理思想,认真贯彻三级课程管理政策,明确自己的职责,在经费投入、条件创设方面做出相应的安排,同时给学校实施课程赋予相应的责任和权利。
运用符合本课程标准精神的督导评价机制来调动学校和教师实施本课程的积极性,形成良性导向,推动课程落实,并促进教师成长。
本课程的实施需要各方面机构、部门的配合,因此行政的协调、支持十分重要。
(二)教研部门的管理
为了本课程的顺利实施,教研部门要配备合格的教研员,以正确的教育观念进行教学管理和指导。教研员应针对课程实施中出现的各种问题,与教师一起开展讨论研究,让教研活动、评价活动有效地帮助教师正确理解本课程标准,提高教学质量。
(三)学校的管理
学校的管理和教师的有效参与是本课程实施的关键。
学校的领导者要明确实施本课程的重要意义,准确全面地把握本课程的理念、性质、目标和内容,按本课程的教学规律推进课程的实施,指导和评价教师的工作。
建立民主与开放的学校管理机制。学校要努力营造积极的工作氛围与和谐的人际关系,其教学管理要为教师个性化、创造性地进行工作提供支持。
学校要选拔合格的教师担任教学工作。因为品德与生活是一门新课程,与教师熟悉的学科课程差异很大,对教师的素质要求较高。
学校要合理安排教师的工作量,并通过激励机制和有效的校本培训促进教师不断成长。
学校要计划管理、统筹安排,帮助教师做好本课程的学期(学年)整体计划安排;加强各门课程教师之间的合作;把该课程的活动与学校有关活动结合起来;在发挥地方课程、学校课程优势的同时,保证课程内容的均衡,全面落实课程目标。
五、教材编写建议
(一)教材编写的主要依据
本课程教材的编写应充分体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精神,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和《全日制义务教育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实验稿)》为主要依据。
(二)教材编写原则
1.思想性原则
教材的编写必须遵循《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的有关精神,根据小学低年级儿童品德发展的规律和认知特点,在整个教材中渗透对儿童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重视儿童良好品德与行为习惯的养成。
2.科学性原则
教材内容的选择与组织、活动的安排与呈现、版式的设计与表现等都应符合小学1~2年级儿童身心发展特点、学习特点和认识规律,适合儿童的审美、阅读习惯和接受能力,有利于激发儿童学习的兴趣。教材呈现方式应直观、形象,以图为主,图文并茂;版式应突出主题,符合规范,生动活泼,时代感强。
3.现实性原则
本课程的教材必须关注儿童的现实生活,选择贴近儿童现实生活的有意义的内容。
教材必须符合我国国情,充分考虑不同地区经济、文化、教育以及师资状况、儿童发展水平的差异等,精选基础的、易行的、大多数地区和学校在现有条件下可以操作的内容。教材的形式、印制等应考虑不同地区多样化的需要,为地方和学校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留出空间。
4.综合性原则
本课程教材的编写必须体现综合性原则。内容要避免单一、简单和割裂等倾向,注意各学习领域内容横向与纵向的联系与整合。
5.活动性原则
本课程教材内容的选择和呈现要突出活动性,有利于教师和儿童采用活动型的教与学方式。要注意将活动的过程、方法、技能与知识融合起来,而不是仅仅罗列知识或事实。活动设计要具有趣味性和可操作性。
(三)教材的范围
本课程的教材是一个综合的资源体系,包括教科书、学习资料包、成长资料袋、活动材料、多媒体辅助材料和教师指导用书等多元化的教学活动材料。
本课程的教材(教科书)可由各地和各学校根据教育行政部门的有关规定选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