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课程标准(3-6年级)(实验稿) |
第一部分
前言
|
每一个生活在科学技术高速发展时代的人,从小就明显地感受到了科学技术所带来的种种影响。因此,从小就必须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科学素养,通过科学教育使学生逐步领会科学的本质,乐于探究,热爱科学,并树立社会责任感;学会用科学的思维方式解决自身学习、日常生活中遇到的问题。
近十几年来,世界各国都加大了科学课程改革的力度,注重小学生对周围
世界与生俱来的探究兴趣和需要,强调用符合小学生年龄特点的方式学习科学,提倡科学课
程贴近小学生的生活。这些都为科学课程改革在理论和实践上提供了可以借鉴和参照的新思想和新观念。在小学阶段,儿童对周围世界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他们乐于动手操作具体形象的物体,这一时期是培养科学兴趣、体验科学过程、发展科学精神的重要时期。
本次课程改革以培养小学生
科学素养为宗旨,积极倡导让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他们对科学本质的理解,使他们学会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为他们终身的学习和生活打好基础。
|
一、课程性质
|
小学科学课程是以培养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科学素养的形成是长期的,早期的科学教育将对一个人科学素养
的形成具有决定性的作用。承担科学启蒙任务的这门课程,将细心呵护儿童与生俱来的好奇心,培养他们对科学的兴趣和求知欲,引领他们学习与周围世界有关的科学知识,帮助他们体验科学活动的过程和方法,使他们了解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乐于与人合作,与环境和谐相处,为后继的科学学习、为其他学科的学习、为终身学习和全面发展打下基础。学习
这门课程,有利于小学生形成科学的认知方式和科学的自然观,并将
丰富他们的童年生活,发展他们的个性,开发他们的创造潜能。 |
二、基本理念 |
科学课程要面向全体学生。这意味着要为每一个学生提供
公平的学习科学的机会和有效的指导。同时,它充分考虑到学生在性别、天资、兴趣、生活环境、文化背景、民族、地区等方面存在的差异,在课程、教材、教学、评价等方面鼓励
多样性和灵活性。
学生是科学学习的主体。学生对周围的世界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积极的探
究欲,学习科学应该是他们主动参与和能动的过程。科学课程必须建立在满足学生发展需要和已有经验的基础
之上,提供他们能直接参与的各种科学探究活动。让他们自己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比单纯
的讲授训练更有效。教师是科学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领者和亲密的伙伴,对学生在科学学
习活动中的表现应给予充分的理解和尊重,并以自己的教学行为对学生产生积极的影响。
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探究既是科学学习的目标,又是科学学习的方式。亲身经历以探
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是学生学习科学的主要途径。科学课程应向学生提供充分的科学探究机会
,使他们在像科学家那样进行科学探究的过程中,体验学习科学的乐趣,增长科学探究能力
,获取科学知识,形成尊重事实、善于质疑的科学态度,了解科学发展的历史。但也需要明
确,探究不是惟一的学习模式,在科学学习中,灵活和综合运用各种教学方式和策略都是必要的。
科学课程的内容要满足社会和学生双方面的需要。应选择贴近儿童生
活的、符合现代科
学技术发展趋势的、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和有利于为他们的人生建造知识大厦永久基础最必需的内容。这些内容需加强科学各领域之间的有机联系,强调知识、能力和情感态度与价
值观的整合。
科学课程应具有开放性。这种开放性表现为课程在学习内容、活动组
织、作业与练习、
评价等方面应该给教师、学生提供选择的机会和创新的空间,使得课程可以在最大程度上满
足不同地区、不同经验背景的学生学习科学的需要。这种开放性还表现为,要引导学生利用
广泛存在于学校、家庭、社会、大自然、网络和各种媒体中的多种资源进行科学学习,将学
生的科学学习置于广阔的背景之中,帮助他们不断扩展对周围世界科学现象的体验,并丰富
他们的学习经历。
科学课程的评价应能促进科学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评价既要关注学生学习
的结果,更要关注
他们学习的过程。评价指标应该是多元的,要包括科学素养的各个方面;评价方法应该是多
样的;评价主体则应包括教师、学生、家长等。
|
三、设计思路 |
《全日制义务教育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标准》)共分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为前言,叙述科学课程改革的背景、课程的性质和基本理念。第二部分为课程目标,叙述科学课程的总目标和三个分目标:科学探究、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和科
学知识,以及各部分目标的相互关系。第三部分为科学课程的内容标准,描述科学探究、情
感态度与价值观、生命世界、物质世界、地球与宇宙五个方面的内容标准及活动建议。第四
部分为实施建议,由教学建议、评价建议、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教材编写建议、教师队
伍建设建议、关于科学教学设备和教室的配置等六个部分组成。第五部分为附录,含具体目标中行为动词的定义、教学活动的类型与设计、案例三个部分。
内容标准是《标准》的核心部分,它是总目标和分目标的进一步具体化。本《标准》把三个领域(科学探究、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科学知识)的内容分成五个方面(科学探究、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生命世界、物质世界、地球与宇宙)展开。每一方面开头用一段文字说明该
部分教学内容在整个学科中的地位、作用及其实施要点,然后用框图给出各层次教学内容以
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作为具体内容标准展开的逻辑线索,便于读者从总体上认识与把握
。
本《标准》将3~6年级的科学课程作为整个基础教育科学课程的一个相对完整的阶段,具体内容标准所表述的是6年级结束时绝大多数学生应达到的程度,不再划分年级或年段,这样可以给教材编写者和教师以更大的创造空间。
考虑到科学探究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目标达成需要较长的时间,并应伴随着科学知识的学习过程,因此在生命世界、物质世界、地球与宇宙的具体内容标准中,对它们作了有机的结合。
每一条具体内容标准不一定代表一个课题,也不一定占用一个课时。一个好的教学活动可以同时达到多个目标,如学生在以"土壤"为主题的探究活动中,可以同时习得有关土壤的性
质、土壤和动植物生长、生活的关系等知识以及相关的探究方法,形成保护土地资源的意识。
《标准》中的"活动建议"仅仅作为理解具体内容标准、设计教材和教案时的参考,并不是
硬性规定。教材编写者和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取舍,或重新设计。
|
第1、2、3、4、5、6、7、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