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文章 |
|
|
| |
|
“地方特色课程建设与小学生综合实践能力培养”的
课 题 研 究
“皮件小工艺加工与皮贴画、布贴画制作”教学实施方案 |
常熟市赵市中心小学 沈雪明 |
一、课题的提出
1、背景:各类课程资源中,区域文化、社区文化对学生的成长起着重要的作用,引导学生把成长的环境作为学习场所,是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的最好选择。赵市中心小学专门对社区课程资源作了细致的考察和分析,得出的结论是:我校学生生活的社区有着独特的优势,有两个德育基地和四个学生综合实践活动基地,中诚玻璃、泛佳亚麻、苏州科联、赛蒂皮件四大企业拥有先进的管理、丰富的科学文化、现代化的技术、以及企业发展的创业精神,这些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集体主义教育、养成教育和责任心教育的大课堂。 同时,赵市的企业又以皮件工艺加工为主,其中,"美迪洋"公司是全省第一家外资企业,产品远销欧美。“赛蒂”是中国著名品牌,产品闻名全国。“泛佳”公司的亚麻布工艺精美,产品畅销港台。赵市民间利用皮件、亚麻布边角料制作的小工艺、皮贴画、布贴画是一大地方特色。这些又是学生自主开展课题研究、社会考察、实践体验的基地。社区中蕴藏着丰富的教育资源,社区丰富的课程资源可以给学生开展综合实践活动提供广阔的空间。为此,我们把它作为学校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的主要基地,确定以"小学生皮件小工艺加工与皮贴画、布贴画制作"为学校特色课程,认真开展小学生综合实践活动,并制定实施方案。
2、意义:“地方特色课程建设与小学生综合实践能力培养”将学生的需要、动机和兴趣置于核心地位,课题的研究将有助于推动学校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有助于学校办学特色的凸现,有助于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的充分发挥,有助于促进学生的全面成长。
学校要形成自己独特的办学特色,必须依托自身的优势和特定的环境。结合本地区的特点开展“皮件小工艺加工与皮贴画、布贴画制作”的教学,让学生既具有娴熟的工艺加工艺术,又具有创新的精神和艺术美的追求 ,这些都需要我们的教育能着眼于使学生从小喜爱艺术,形成一种终生追求艺术、参于艺术活动的取向,并为他们全面、持续发展提供良好的艺术素养。课题的研究将有利于促进学生动手实践能力、艺术审美能力和人文素养的整合发展。
回归学生个性,解放学生个性,是“地方特色课程建设与小学生综合实践能力培养”课题研究的基本价值追求。组织学生走出校园,走入社会,走向自然,到工厂企业里参观学习,到民间艺人处了解研究,到制作室动手实践、亲身体验,在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对自我、对他人、对自然、对社会的关爱,发展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和交往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二、课题的实施:
(一)、教师的培训
培训教师的皮件小工艺加工、皮贴画、布贴画知识,其中包括对工艺的认识、材料的选择、加工的技巧、工具的准备等等。
(1)定期对全体教师进行“地方特色课程”的专题讲座,让教师在思想上提高认识,并有足够的理论保障和实践操作能力。
(2)聘请企业能工巧匠、民间艺人为专业教师对学校教师进行系 列化的皮件工艺加工技术培训。
(3)以美术教师、劳技教师为骨干,根据皮件、亚麻布的特性开展实验制作,发现问题,研究课堂教学中的可操作性,并设计出具体的教学实践活动的方案。
(4)建立集体备课制度。成立研究小组,每月围绕一个主题内容进行集体备课。
(二)、学生的辅导:
(1)分年级对学生进行皮件小工艺加工、皮贴画、布贴画知识教学指导,包括作品欣赏、皮帖画和布贴画创作、皮件小工艺制作加工等各个方面。
(2)教学学生认识并掌握工具的运用:如剪刀、小刀、胶水、尺等,使学生对不同质地、不同材料、不同性能的工具和不同的设计制作获得更多的动手操作的能力。
(3)使学生能合理利用零碎的各种彩皮、亚麻布,熟练掌握处理材料的技能:画、剪、贴、刻、拼、摆、烫……一系列过程的操作,对皮件小工艺加工、皮贴画、布贴画制作形成浓厚的兴趣。
(4)使学生能根据各种零碎彩皮、亚麻布的大小、形状、色彩、特点,通过充分的想象、构思、加工,创作出有儿童特点的、富有农村特色和江南水乡诗意的皮帖画、布贴画。
(5)能为优秀的皮帖画、布贴画作品配以童谣,并用玻璃镶嵌制作成工艺品。
(三)、课程的设置:
(1)教材:围绕"每月一主题"进行集体备课,逐步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校本教材。
(2)课程:以艺术课、劳技课、地方活动课等组成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并逐步形成学校特色课程。
(四)、教学活动:
1、以学校特色课程为主阵地,开展以“作品欣赏、皮帖画和布贴画创作、皮件小工艺制作加工”为内容的教学和实践活动。
2、以特色兴趣小组为第二课堂,通过参观企业皮件工艺,聘请企业能工巧匠、民间艺人指导,创作出有一定质量的皮帖画、布贴画,并配以童谣,用玻璃镶嵌制作成工艺品。
(五)、教学要求:
1、
低年级:欣赏皮件、亚麻工艺作品,了解皮件小工艺制作方法,会利用皮件、亚麻布制作简单的剪贴画。
(1)带领学生进行观摩活动,了解家乡的变化,然后结合学校的特色进行创作。
(2)了解接触材料,了解相关企业的历史与发展,提高学生对家乡的了解与热爱,激发学生创作的激情。
2、中年级:能制作皮件小工艺品,会利用皮件、亚麻布制作皮贴画、布贴画。(1)进行简单的图案的临摹,了解制作的相关知识与技巧。了解皮、布的特性等。(2)使用502胶水、双面胶及各种颜料,通过裁剪、手缝、粘贴、补花、熨烫、上色等手工艺,创造出画面具有浮雕感的贴画作品。
3、高年级:能熟练、有质量地制作亚麻、皮件剪贴画,能用童谣反映剪贴画的主题,能用玻璃装饰亚麻、皮件剪贴画,用玻璃能把剪贴画、主题童谣装饰成精美的小工艺品。(1)进行相关材料制作方法的学习,开展特色小样品设计活动。(2)能进行大面积的拼贴,包括贴块、缝合、镶花和拼接,再辅以小面积的花饰纹样点缀,使之成为一件件富有艺术灵感的艺术珍品。
(六)、教学科研:
以"小学生皮件小工艺加工与皮贴画、布贴画制作"为特色项目,开展以"地方特色课程建设与小学生综合实践能力培养"的课题研究。
(七)、教学评价:
建立科学、稳定、有效的,有利于学校特色项目发展的教学评价机制。
一是树立以健康快乐的个性发展,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为目标的评价观,探索评价标准的多元性,评价方法、手段的多样化,努力使学生成为评价的主体。二是多角度、多方位、多形式地,系统地收集材料,通过对学生创新精神、合作精神、实践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让教学评价成为激励学生不断创新、不断上进的有效机制。
(1)评价标准的多元化
皮件小工艺加工、皮贴画、布贴画创作包括"创作兴趣、创作态度、创作能力"三大指标,从学生平时自我创作数量,学校组织活动时的参与度,课堂发言等方面来评价学生创作的兴趣;从学生创作的形象化、生动化、个性化以及作品的创新度、精细度来评价学生的创作态度;根据阶段性的教学内容和要求,通过定时定内容和自创作品的质量和档次来评价学生的创作能力。
(2)评价方式的多样化。
充分发挥学生在评价过程中的主体性,引导学生自我评价与相互评价,并鼓励家长的积极参与,采用多种评价方式,如学习伙伴互评、家长评、教师评相结合;课内评价和课外评价相结合;口头评价和书面评价相结合等。
(3) 评价手段的激励性。
评价的目的不是为了给学生一个定位,而是为了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创作欲望,因此在评价过程中,注重评价手段的激励性,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肯定学生的成绩,懂得学生是发展中的人。在具体的评价中,我们采用星级评价和评语相结合的评价手段。在星级评价的基础上,写上激励性的评语。学生的作品定时在学校的特色橱窗中展示,优秀的作品用玻璃镶嵌制作成工艺品。
三、实施步骤:
1、第一阶段:2006、2—2006、8 课题立项,项目启动。参观、学习赵市民间的皮件小工艺、皮贴画、布贴画。教师制作皮件小工艺、皮贴画、布贴画。
2、第二阶段:2006、9—2007、8 开设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展“皮件小工艺加工、皮贴画、布贴画制作”教学,完成具有地方特色的校本教材编写。
3、第三阶段:2007、9—2009、8 深化综合实践活动,优化学校特色课程教学,全面提高学生“皮件小工艺加工、皮贴画、布贴画制作”的水平,不断彰显学校的特色。完成学校特色橱窗的建设,丰富学校特色建设的内涵,初步形成学校的办学特色。
4、第四阶段:2009、9————— 进一步提高学校“皮件小工艺加工、皮贴画、布贴画制作”的工艺水平, 并加强课题研究,以此推进学校特色文化的建设。全面提升学生作品的质量和档次,使之成为精品、工艺品,能在省、市级及以上获奖,真正形成学校特色的氛围、内涵和文化,体现出学校特色的丰厚底蕴、雄厚实力、高雅品位。
四、课题的组织机构
负责人:沈雪明
组长:杨丽芳
副组长:陆利东、朱士泽
成员:杨烈、蔡宇锋、朱烨娟、张一宽、 张晓丹、陆吟霜、
冷敏芳、朱丽芳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