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课改在线 > 新课程标准

全日制艺术课程标准(实验稿)

  (二)艺术与情感

艺术是人类情感和精神生活的创造性表现,任何艺术表现形式都包含着特定的情感和思想,学生通过艺术与自己情感生活的连接和相互作用,学习用艺术的方式表达和交流情感,获得创造、表现和交流能力,达到健全人格、陶冶情操的效果。
a-b-c 内容标准 活动建议
第一学段

1-2-1

 

1-2-2

 

 

1-2-3

有兴趣了解自己的情感与情绪,尝试运用不同的艺术形式进行交流和表现。

 

初步识别某些简单艺术作品和艺术表现表达的情感与情绪,并作出反应。

 

将艺术作品与艺术表现中展示的情感与个人情感联系起来,加深对自己情感的了解。

· 启发学生回想自己体验到的各种强烈情感,全班一起将大家知道的情感类型一一列举出来。



· 观赏或倾听表现母爱、友情、欢乐等常见情感的作品,将不同情感用语言、身体、声音等即兴表现出来。



 
· 观赏或倾听表现母爱、友情、欢乐等常见的情感作品时,将它们与自己曾体验到的同种情感联系起来进行讨论。

 

第二学段

2-1-1

 

2-1-2

 

2-1-3

能通过艺术活动体验到自我与他人的情感与情绪,学会用艺术的形式进行表现和交流。

 

能分辨和感受不同艺术作品所表现的情感,将内心体验用不同门类的艺术形式加以表现。

 

将艺术作品表现的情感与个人情感联系起来进行比较,使自己的情感得到梳理。

· 观看或聆听音乐、绘画、戏剧、舞蹈等作品,将自己的情感反应用 擅长的方式表达出来,与同学分享。

 · 从自己接触过的诗歌、散文、绘画、音乐、舞蹈、戏剧作品中体验友情、悲伤、欢乐等典型情感,学会运用自己喜欢的艺术形式来表达,并把自己的体验记录到艺术成长记录夹里。

· 确定全班同学都熟悉的某种常见情感(如悲伤),分组寻找表现这种情感的不同门类的艺术作品,各组派代表说出自己经历的这种情感与所选艺术作品表现的异同,使自己对这种情感的体验得到深化,并将自己的体会写进艺术成长记录夹。

第三学段 3-2-1

 

3-2-2

 

 

3-2-3

深入体验自我与他人的思想和情感,并用艺术的形式创造性地表现。

 

 

探讨比较不同艺术作品对人类情感的表现,用恰当的艺术形式和语言表达自己的感受和体验。

 

在艺术情感与个人情感的联系和比较中,提高审美情趣,达到身心的和谐与愉悦。

· 将自己体验过的某些强烈情感(如对母亲的爱,看国旗升起时的崇高感),与音乐、美术、文学作品中表现的同种情感联系起来,将自己对这些情感的体验用艺术形式表现出来。

· 比较和体验同种情感(如友情或悲伤)在东方艺术和西方艺术、在音乐艺术和绘画艺术、在某一国家不同时期艺术中的不同的表现方式,将自己的观点记录到艺术成长记录夹里。

· 确定情感主题(如"友情"、"关怀"等),以小组形式创作表达这些情感的小品或广告片(学生自己布置舞台或画背景,自己为人物选择并制作简易材料的服装等)。活动结束后对本组作品是否成功表达了这种情感进行讨论,把自己的情感变化过程写进艺术成长记录夹。

案例3
课题:部落里的音乐
教学思路与活动建议

  1.适用年级:1年级,对应《标准》的1-2-3。
  2.教学思路:本课是从音乐切入的艺术课。由对原始部落艺术的接触,引发学生对奇妙的艺术之源的探究。原始艺术质朴、单纯,是音乐、美术、舞蹈、戏剧的发源,为低年级艺术教学提供了较好的契机。本课是《原始部落》单元教学的课例之一。第一课 原始人,第二课部落里的音乐,第三课 风声、雨声,第四课 洞穴,第五课 猎物。本课是第二课的教学,在第一课"原始人"的基础上,创设神秘的远古时代的神奇场景,并由此引发学生的好奇与想像。音乐、美术与即兴的戏剧表演紧密结合,在趣味活动中,识别音高、节奏、力度、速度等要素。本课教学需2课时。
  3.教学目标:
  ● 对音乐的音高、节奏、速度、力度等有所了解。
  ● 在感受原始人的生活时,能用简单的词汇表达出自己的心情,加深对自己情感的了解。
  ● 有兴趣了解原始人的生活。
  4.活动建议:
  ● 引入:师生一起倾听美妙的音乐。例如欧洲的古典音乐和中国的民族音乐。
  ● 转换:"原始人的音乐你们听过吗?"随着教师的话题,孙悟空和皮诺槽出现了,他们带着大家进入了时光隧道,师生瞬间来到远古的周口店。
  ● 情景:让音乐声把学生带入情景。埙的独奏音乐出现了,暗示着远古的苍凉;梆子的敲击声在教室回荡;原始人在严酷的莽原山野生存;突然传来巨兽的吼叫,人们发出恐惧、惊慌的叫声(采用无序、杂乱、音量强弱不定的音调)。
  ● 表演:学生被感染了,他们可以模仿原始人发出各种声音,如:恐吓声、吆喝声、惊恐的叫声等,同时伴随有跺脚、击打等动作。在活动中注意节奏、力度、音色的变化。通过表演体会音乐的音高、节奏、力度、速度等的作用。
  ● 体验:帮助学生将音乐表现的情绪与自己的情感变化联系起来。说说自己在听到音乐声和 参与表演的过程中,情绪有了怎样的变化。学生能用简单词汇进行表达,如:神秘、害怕、恐惧、勇敢、高兴、喜悦等。这是本课重点环节,教师可把孩子们使用的词汇写在黑板上,尽管他们认识的字不多,但这样做,会帮助他们加深对情感的体验。
  ● 讨论:教师提出问题:"表现快乐、悲伤与恐惧的声音与 表达这类感情的音乐有什么不同?"
  ● 评价:根据学生的回答,继续提问:"我们的推测和表演 合理吗?""你喜欢这样上课吗?""原始人为什么要聚集在一起?""如果是现在,人们再发现巨兽还会将其打死吗?如果不会,那我们应该怎样办? "
课堂教学把学生带到?quot;原始社会",每个孩子都成了"原始人",在对原始社会人类的生活有所了解的同时,学生对歌曲、乐器的出现也产生了探究的兴趣,并对自己的情感有所认识。
  5.其他选择:
  ● 课堂上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在椭圆形的纸片上画出原始人的面具,然后戴上面具,在教室 或校园一角或校外一片树林中上课,更好地体会原始人的生活。
  ● 教师和学生自制打击乐器(如:毛竹筒、石块、木棍、树枝),在非洲部落音乐的旋律中,综合呐喊、击掌、跺脚、打击乐器,做一些队形的变化,这是又一种表演的形式。
  ● 展示图片或实物,介绍远古时代的工具、饰物、乐器--埙、骨哨、骨笛、磬、陶罐。说明远古人在制作工具、饰物时的敲打声也是一种音乐,由制作工具再发展到制作能发出声音的乐器,用敲打工具表现节奏、强弱、快慢,再加上人的呐喊、呼唤及拍掌、跺脚,再现原始部落人的生活。
  ● 分别欣赏埙、非洲部落的音乐。第一遍聆听、熟悉旋律,第二遍分组或个人随音乐表演(跺脚、击掌、打击乐器、喊叫等),在教师的带领下,尝试表演。


    案例4
  课题:泥土的故事
  教学思路与活动建议
  1.适用年级:5~6年级,对应《标准》的2-2-1。
  2.教学思路:这是从美术切入的艺术课。本课意在通过玩土活动,引发学生关注环保问题,并观赏分析与这一问题有关的艺术作品,根据艺术作品展开想像和再创作活动,把艺术家的表现手法(如对长线条的运用、造型的简洁、构图的方式等)运用于自己的创作,同时学生还要尝试用多种艺术形式表达自己的观点。本课教学约需4课时。
  3.教学目标:
  ● 通过对土的讨论,引起对环保问题的关注。
  ● 学习艺术家的表现方法,并在自己的作品中有所体现。
  ● 通过欣赏艺术作品,能体验他人的情感与情绪,并与自己的情感联系起来,尝试用不同的艺术形式进行表现与交流。
  4.活动建议:
  ● 体验:从触摸土开始,进入教学。教师与学生一起摸土、抓土、闻土的味儿、观察土的颜色,对土有初步的认识(农村的学生对这样的泥土并不陌生,一些城市里的学校也有了花房,可以找到泥土。农村的学生可以用模拟的办法回顾春耕时翻耕土地的景象,说说自己当时的经历和感受。城市的学生以看、摸、闻等切身体验为主,也可以通过观看录像资料以及家庭和环境的绿化,了解土地和农民的关系,感受农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
  ● 观赏:从对日常生活的认识转入到对艺术的学习。师生一 起观看与土地有关的作品:米勒的《拾穗》、《晚钟》,重点分析一个作品,如《拾穗》。教师可准备一些问题,如?quot;刚刚看到作品,你有什么样的感受?""你看到了什么?作品中描绘了什么样的景象?""这三个人在干什么?她们看上去是什么样子?"
  ● 表演:请同学们根据自己的印象,用形体动作模仿画中人物。作品中的人物给同学们留下了深刻印象,教学及时融进戏剧表演的环节,表演可以加深学生对农民生活的认识和对作品的理解。
  ● 分析:讨论作品中有哪些艺术要素,艺术家使用了哪些表现手法。这个环节是本单元教学的重点。要尽可能分析细致,照顾到每个同学。
  ● 创作:要求学生用艺术家使用的表现方法,创作一个与" 土"有关的绘画作品。 如果同 学兴趣浓厚,还可组织他们尝试其他方式,如泥塑、剪纸、创编
故事等。
  ● 评价:展示学生的作品,师生一起分享创作的喜悦,和同学说说自己的想法和创作的体会。
  ● 再创作:教师提出新的问题:"现代人类不注意环境保护,致使有的地区水土流失,土地碱化。这样下去,  100年以后,人们的生活会发生怎样的变化?"引发学生思考并进行再创作,再创作的形式可以是绘画,也可以是戏剧小品等其他形式。
  5.其他选择:
  ● 介绍、交流自己家中和生活环境中种植的花草植物,了解泥土、植物和种植技术的相互关系。
  ● 了解当地种植的农产品的种类,讨论家庭中消费的农产品,加深对泥土的情感。
  ● 观察、了解当地的环境污染现象,运用多种方法、手段,积极参与环保。
  ● 欣赏表现泥土、种植、劳作的艺术作品,加深感受。
  ● 设计童话的情景,进行与环保有关的表演或讨论。
  ● 采用绘画形式描绘大地与植物、大地与动物、大地与人类 的依存关系。


    课 例
  1.适用年级:5年级(4课时)。
  2.教学目标:
  ● 通过对泥土的观察与讨论,产生对土地的情感,引起对环保问题的关注。
  ● 观赏米勒的作品,能借鉴他的画法。
  ● 能对农民的辛苦劳作有所感受,并与自己的生活相联系,用绘画、表演等形式进行表现。

  3.教学过程:
  ● 体验(20~25分钟):
  从玩泥土开始,进入教学。教师与学生一起--
  体验土:摸土、抓土、闻土的味儿、观察土的颜色,感到土软绵绵、热乎乎的,散发出一种自然的气息。土的颜色是褐色的,遇到水发粘、发光,可以随意揉成各种形状……
追问土的用处:能使种子发芽,能长出庄稼和其他植物。
探究与土有关的生态知识:如果不保护土,那么一旦遇到大风暴或大水,土就迅速流失。如果过度施肥,土地会碱化,使可利用的土地越来越少。
  ● 讨论(10~15分钟):
  师生一起观看米勒的《拾穗》、《晚钟》等作品,提问:作品中描绘了什么样的景象?其中的人物是什么身份?他们看上去是什么样子?教师帮助学生进行描述:是黄昏时分,展示出一派暮色苍茫的景象;是劳作的农民,但五官不清;衣纹没有细致刻画,只有像剪影一样的轮廓……
  ● 表演(10~15分钟):
  这些姿态如此吸引人,哪位同学愿意来模仿表演一下?以个人或小组形式表演,如果想表演的同学太多,可以每组派一人表演,其他人对照画中樾谓衅菲馈?br>   ● 分析(10~15分钟):
 提出问题,引发思考。"作品如此生动,作者是怎样画的?我们可以向艺术家学习哪些创作的方法?"学生讨论艺术家用了哪些艺术的要素,使用了哪些艺术手法,例如:长线条的运 用,沉着、柔和的色彩,简练、概括的造型,近处的寂静与远处声响的对比等,这些都是为了突出农民的辛苦劳作,让人看到农民的淳朴善良和虔诚的心态……
  教师继续提出问题:"看到米勒如此感人的作品,想不想了解他的生活经历和这些作品的创作过程?"这一问题主要是引起学生对艺术家的兴趣,接触艺术史常识,如果学生不能回答,教师可将自己掌握的资料介绍给学生,也可以让学生自己查找资料。
  ● 创作(20~25分钟):
  学生玩过了泥土,知道了农民劳作的辛苦,又了解了大师和大师的作品,说说自己的感受。以《土地》为题,用绘画的形式把自己的感受表达出来。先和同学说说自己的想法,如怎样构图,打算使用哪些颜色,如果画面上有人物,人物的位置如何安排,画面表现一天中的哪段时间,是否有近景、远景等。
  ● 评价(5~10分钟):
  展示学生的作品,师生一起分享创作的喜悦,和同学说说自己的想法和创作的收获。
  ● 再创作(30~40分钟):
  根据艺术作品,教师启发学生进行再创作:"土地是美好的,土地就像母亲,为人类提供'奶汁',但现在人类好像已经忘记了土地母亲,不注意环境保护,致使水土流失严重,土地碱化了。这样再过几十年后,人们的生活会发生怎样的变化?想一想那时候人们的生活,以自己喜爱的艺术形式加以表现。"
学生可以:
  用绘画的形式表现--画面中还是米勒作品中的两个农民,还是虔诚的祈祷,只是土地被碱化了,农民穿的衣服更破旧了,他们跪下来祈求上苍原谅人类的过失,让土地重新肥沃。
  通过创作小品表现--展示课堂情形的小品,学生在课堂上精力不集中,原来是肚子饿……
  模拟种子进行表演--种子种到地里,没有养料,无论如何也不发芽……
  综合不同的艺术形式再现未来困境--农民更多地往地里施肥,长出的粮食畸形,人们吃了有大量肥料的粮食不断生病……
  ● 展示(10~20分钟):
  给学生机会展示自己的作品。

12、3、4567


Copyright ©2003赵小在线 All Rights Reserved.
江苏省常熟市赵市中心小学版权所有
电话联系:0512-52381149

E-mail[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