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课改在线 > 新课程标准

全日制艺术课程标准(实验稿)

  (三)艺术与文化

艺术是各种不同文化的符号性载体,记录和再现了人类文化和思想的发生、发展过程。通过艺术与文化的连接,可以增进对多元文化和人类文明的了解,加强文化认同感和多元文化意识。
a-b-c 内容标准 活动建议
第一学段

1-3-1

 

1-3-2

 

 

1-3-3

参与社区或家乡的艺术活动,感受公共场所的艺术。

 

有兴趣关注世界其他民族与地区的艺术,初步感受不同文化的艺术表达方式。

 

搜集常见的艺术符号,初步了解它们的象征意义。

· 参与社区、家乡的节日、庆典、联欢等活动(或观看预先准备的有关录像资料),了解其中出现的民族民间音乐、歌舞、戏曲、剪纸、装饰品,尝试模仿其中一项活动。

· 观看或聆听易于理解的中外艺术作品(形象鲜明的、短小有趣的)。在倾听某 些国家和地区的音乐作品时,可以配合观看当地风景照片、有代表性的舞蹈作品、美术作品等,让学生知道有各种不同的民族文化。

· 通过向家人询问或教师提供资料,了解某些窗花或灯笼图案、龙舞、福字、年画等的象征意义,并让每个人都有机会把自己了解的内容告诉大家。

第二学段

2-3-1

 

2-3-2

 

2-3-3

学习和尝试我国不同民族的艺术表达方式,了解其中蕴涵的文化信息。

 

接触具有鲜明风格特征的世界多民族艺术,初步了解其风格特征与地域文化的关系。

 

进一步了解艺术与民族习俗、审美趣味的关系,学会识别和欣赏其中常见的艺术符号,尝试在自己的艺术创作中加以运用。

· 参与社区、家乡的节日、庆典、联欢等活动(或观看有关录像资料),了解它们与其他地区或其他民族的音乐、歌舞、戏曲、建筑的异同(尤其是曲调、动作、唱腔、服饰、化妆、造型、色彩等方面),学习和尝试它们的独特表现方式。

· 观看或聆听外国艺术作品,结合地图册、地球仪、书籍、录像等,与同学合作查找资料,了解相关国家的地理、历史、人情风俗、社会风貌,增进对不同民族、不同风格艺术的了解与尊重。

· 学生通过调查,寻找某些具有明显符号性表现的艺术(如天坛建 筑,京剧的脸谱、服装等,国画中的松、梅、竹、菊等,舞蹈中的天鹅、孔雀、鹰等,建筑中的龙、凤、十字架等),教师与同学们一起讨论它们的符号含义(也可以一起观赏这些艺术的图片、录像,可请家长或校外专家参与讨论),学习创作具有符号含义的作品。

第三学段 3-3-1

 

3-3-2

 

3-3-3

继续探究我国各民族艺术及相关的文化背景,熟悉和运用它们独特的表现方式,增进对民族多元文化价值的认识与尊重。

 

比较、了解外国不同民族艺术作品的基本风格特征,探索其与历史文化的关系。

 

能领会不同艺术符号的文化含义,增进对艺术的内涵和文化功能的认识。

· 分组调查,每一组调查一个民族的艺术,并将这种艺术与该地区的建筑、地理位置、服饰、方言等联系起来。全班分享调查结果,也可以模仿该民族的舞蹈和歌唱方式进行表演。

· 欣赏世界不同民族的艺术,可以选择同一个国家相同时期的美术、音乐、文学作品、电影片段、风景图片,综合起来寻找它们之间的内在关联,考察其文化背景及艺术发展的脉络。教师可根据现有资料组织选择教学内容,也可以指导学生利用互联网、图书馆、书籍、照片等资源。

· 在小组或全班范围内讨论生活和艺术中符号的象征意义。如白色、红色在不同地区代表的不同意义,不同建筑的符号含义等。简单做记录,收入艺术成长记录夹。

  案例5
  课题:庆丰年 闹秧歌
  教学思路与活动建议
  1.适用年级:7~9年级,对应《标准》3-3-1。
  2.教学思路:
  年是中国人的最重要节日。过年时家庭亲友团聚,还要进行一系列祈盼来年五谷丰登、求取吉利的活动。在许多活动中,歌、舞、乐融为一体,如披红挂彩闹秧歌的活动,就是其中之一。本课通过模拟闹秧歌的教学活动,让学生感受中国年文化的情趣,同时了解与中国年文化有关的习俗。在有趣的活动中,学生要学会基本的秧歌步和基本的腰鼓动作。本课需3~4课时。
  3.教学目标:
  ● 感受中国年(秧歌)文化的情趣。
  ● 了解与中国年文化艺术有关的年画、剪纸、春联及相关风俗。
  ● 学习与"庆丰年"有关的民歌,初学秧歌、腰鼓的基本动作。
  4.活动建议:
  ● 感受:说说自己知道的不同地区过年的情景。通过看录像 、图片等,重点了解一个地区的习俗。以陕北农村为例,感受那里庆丰年、闹秧歌的热烈气氛。
  ● 讨论:学生讨论如何再现陕北农村过年的情景。教师和学生一起讨论,如何剪窗花、写春联、贴门神、扭秧歌等。
  ● 创作:学生自己创设过年情景。分组参与制作、绘画、创编歌词等活动。
  ● 表演:学走秧歌步,学打腰鼓点。这是本课需要学习的知 识,要让学生学会基本的秧歌步和腰鼓动作,理解基本的腰鼓点。
  ● 评价:看看谁做得好,请他为大家做示范。
  ● 表演:听欢快的音乐,在欢庆锣鼓声中,学生闹秧歌。
  ● 反思:教师出一些思考题,引导学生进行反思。讨论后,再以短文的形式表达个人的看法。
  5.其他选择:
  ● 让学生准备有关过年的风俗故事。上课时,先分组讲述,再推选生动有趣的故事,在全班介绍。其中穿插表演吃年夜饭、放爆竹、拜年、讨压岁钱、锣鼓秧歌等习俗。
  ● 听赏表现过年、迎新春的歌曲和乐曲,特别是各地的民歌小调,依据不同题材风格的乐曲进行表演,如跑旱船、舞龙、舞狮等。
  "舞龙"的简易制作:用一只鞋盒,中间插一根木棍固定,剪贴彩绘制成龙头,用两块废纸板,中间夹上木棍固定,制成龙尾,用一根绳子把龙头龙尾相连,绳的中间再连上若干根木棍,并用彩纸进行装饰。
  "舞狮"的简易制作:用一个大纸盒(类似两个方凳的大小),挖出眼睛、嘴巴,再安上耳朵,彩绘成狮头,再连上一块布(1米×0.5米或再稍大一点),作为舞狮的皮,可适当进行绘画装饰。这就制成了一件可供两人表演的舞狮。

123、4、567


Copyright ©2003赵小在线 All Rights Reserved.
江苏省常熟市赵市中心小学版权所有
电话联系:0512-52381149

E-mail[email protected]